陪同一起去出是應該的。”慧珠驚訝的望向胤真,胤真也不迴避,牢牢的鎖住對方的雙眼,接著道:“弘曆被皇阿瑪親自教養身邊,同食同睡,在京裡起了多大的波瀾,想你已有所耳聞。”
慧珠點點頭;康熙帝此舉,短短一月,已在各大王公府邸引起巨大反應,同時深受外界關注的府裡也因此事旋起了風波。如是,也可以想見,胤真壓力不小,一方面必會受到追捧,一另一方面也有來自政敵的迫害。
胤真見慧珠點頭示意明白,又道:“既然你也清楚這些厲害,避免麻煩,你帶著寶兒在此地消暑就是。不過因著弘曆的要去,我還是給你吱個聲,年氏和烏雅氏也會隨侍我同去。”
原來是年氏。
慧珠已隱隱猜到隨侍之人,只是。。。。這時由胤真親口說出來,讓他竟生出撒手不及之感,一時間,紛然不清,可謂百味雜陳,各種滋味難以言喻,但也讓她對烏雅氏也將隨侍的驚訝,淡去不少。
胤真毫不掩飾眼裡的猜光,目光 如炬的盯著慧珠,不輕不重的“嗯”一聲,語調裡帶著濃濃的詢問。
慧珠勉強一笑;避開胤真灼灼的目光,含糊應道:“妾也沒想到這點,烏雅氏妹妹也要去。”胤真不可置否的反問了二字“是嗎”,起身到慧珠身邊,又打看了一眼慧珠的穿著,語氣有些不悅道:“算了,你就穿這身吧,看還有什麼要收拾的,打點一下,帶上寶蓮一起去寺廟那。”慧珠應了,稍作收拾後,便跟著胤真出了庭院。
今日是佛誕,平時人煙烯少的寺廟前,這會兒是門庭若市,往來人群眾多,小攤小販也齊齊聚攏,比之背郊那地的達官貴人常去的大廟宇,這座也在商人富戶人家的捧場下,熱鬧非心,香火鼎盛。
此時,慧珠牽著寶蓮的手與胤真並肩而行,身後跟著祿子,小娟伺候。然後寶蓮駐足不前,兩眼光的望著臺階上的小攤子。慧珠無奈的笑笑,這廟前上人來人往,石階兩旁又 有叫賣聲不絕於耳,各種零零碎碎的小東西充斥眼球,看的人眼花繚亂,饒是她也想逛上一逛。
小祿子眼尖,明白慧珠母女兩的心思,來到胤真跟前,指著一旁的推販道:“爺,這地多是老百姓常來的地,那小販賣的東西也有新意,不如帶鈕祜祿福晉和寶蓮格格去看看。”說著,又回看了下不遠處的侍衛,道:“那雜賣的地方人多,爺若是擔心,讓侍衛們跟著可好?”
慧珠感謝的向小祿子笑笑,但心下只道胤真八成是不願的,便欲開口回絕,卻聽胤真淡淡的充道:“青天白日,不用叫侍衛緊跟著,就你倆(小祿子、小娟)跟著就是。”言畢,又皺眉看了幾眼臺階下人擠人的攤販巷子,略思索了片刻,彎腰抱起寶蓮,吩咐道:“走吧。”
慧珠猶自不信的看著胤真的舉動,不由呆愣住了,直到寶蓮回過頭喚她,方回過醒,就著小娟的攙扶;滿眼笑意的跟著父女兩身後;如一般去廟會的尋常夫妻,逛了街攤,又去了廟裡觀看佛誕儀,新增香油錢,然後因而獲得響午齋菜素食,最後再去山上踏了。直至日頭偏西,胤真才送了慧珠母女回了庭院,並當日晚間返京。
隨後幾日一晃而過,又至四月十三日,康熙帝往熱滿足要求避暑。當日天明之時,慧珠帶著寶蓮乘了馬車去了北郊城門外,遠遠的就見御帳浩浩蕩蕩的隊伍駛過,也看見了胤真、弘曆父子一人一匹駿馬隨著明黃色的馬車慢慢駛過眼前。。。
(今天寫的很晚,傳的晚了,因為快寫四四登基,便寫下子民間的事情。。。。昨天那章丁憂出錯了,不過很快會有其她情節圓的。。。。明日加更,謝謝投票的親。)
二百一十二 等待
康熙帝御駕遠行後,又是一年暑下如期而至。每日天明時分,已有似火驕陽橫空於上,赤日炎炎,灼熱的人酷暑難耐;再時不時一場暴風驟雨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