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發自內心的厭惡,但對張承業這些普通人而言,他們對日本人還真沒多少仇恨,畢竟在這個時空,“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等等事件還沒有來得及發生,曾經的甲午戰爭也是爆發在清帝國和日本之間,和蘭芳沒有太大關係。
所以蘭芳對於日本人的接受程度還是挺高的,這也是那些歸化的日本人能迅速融入蘭芳的根本原因。
如果把蘭芳征服高麗、英國征服印度看作不同等級之間民族的征服,那麼在同等級民族之間,更多的時候就是妥協和嘴炮,真正發展的用戰爭解決問題的時候並不多,比如現在的敘利亞,英國和法國為了剛剛發現的油田正互不相讓。
中東原本是一片無主之地,各國之間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甚至在很多地方,根本就沒有國家這個概念,世界大戰後,曾經地跨亞非歐的奧斯曼帝國分崩離析,中東一夜之間多出來無數國家,開始對這片土地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實際控制。
這其中包括英國人支援的伊拉克、巴勒斯坦,以及法國人支援的敘利亞和黎巴嫩。
這次發現的油田,就位於敘利亞東北部和伊拉克交界的地方,在秦致遠的記憶中,這個油田的規模並不算大,至少沒有新巴庫油田和蓋爾揚油田那麼大的規模,但這個訊息只有秦致遠知道,英國人和法國人都不知情,哪怕是聯合石油派出的勘探隊也不知情。
既然掌握了不對稱訊息,那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間。
在聯合石油發現了這個油田之後,法國政府確實是想把油田收歸國有,但聯合石油是有著秦致遠和老雷諾雙重背景的巨無霸,想要從聯合石油口中奪食也不容易,法國政府想要把聯合石油收走也不是想收就收,該給的補償還是要給。
負責和法國政府談判的是老雷諾,老雷諾雖然和法國政府還有幾分香火情,但該開宰的時候也是絲毫不念情分,開出來的價格令法國政府無法接受,於是談判就這麼僵持下來。
就在法國人和老雷諾正在談判的時候,英國人已經開始動手,在英國人控制的伊拉克一側開始架設石油井架,準備先下手為強。
不管地底下的石油有多少,總量都是固定的,早下手一天,就能早得利一分,這點賬英國人算的很清楚。
對於英國人渾水摸魚的行為,法國人表示非常憤怒,於是這段時間,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很不太平。
825 契機
不太平和進入戰爭狀態是兩碼事,英國人和法國人之間雖然早有矛盾,但兩國之間保持著帝國主義之間的默契,想要打破他們的這種剋制,還需要一個催化劑。
三月份在椰城進行的海軍會議,不僅確定了各國可以“合法”擁有的海軍規模,順便也達成了一系列協議,總體上來說還算是成功,但也有一些計劃沒有透過,其中就包括對德國的援助計劃。
對德國的援助計劃是由英國提出的,美國人居中斡旋,力求爭取法國和蘭芳的同意,蘭芳還無所謂,法國人對這個計劃持堅決反對態度,當時因為蘭芳和法國還維持著盟友關係,所以這個計劃沒有透過。
在法國和蘭芳的盟友關係破裂之後,對德援助計劃終於失去了最大的阻力,十二月中旬,英國、美國、蘭芳三國打成初步意向,共同對德國實施援助。
英國人的初衷是要遏制法國人的崛起,美國資本則是需要投資的途徑,蘭芳之所以同意對德援助,秦致遠和威廉三世的私交是一方面,蘭芳國內的裔對此事的推動也是重要原因。
世界大戰結束後,蘭芳對德國實施了整體搬遷式的“掠奪”,德國境內的工廠、技術人員、圖紙等等幾乎是被蘭芳人一鍋端,那些機器還好說,很多德國的技術人員抵達蘭芳後,受到蘭芳極具包容性的文化氛圍的感召,又在蘭芳藍天碧海的誘惑之下,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