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上不像我們反覆糾纏那麼深沉的東西,他就拍兩個人。他們不想大,這是不同的思維習慣。所以我覺得你要拍小不拍大,主題也是求小不求大,然後用重複的手法去仔細地考慮所有場景、所有人物以及所有的聲音設計、音樂設計,不斷地重複,不斷地向童年的往事推進,就是這個味道。就是要有《小城之春》裡面女孩子不斷走來走去那種鏡頭的重複,但你這個要有聯想,內含要更豐富。

()

這個《茉莉花》很好聽,歌詞也好,這首歌有很深的懷舊感,這個感覺不光是上年紀的人有,青年人有時候也挺有懷舊感。你的故事也是很有懷舊感的,舊故事多生動,你乾脆就很懷舊。我認為《茉莉花》就成為影片的一個主旋律,你連作曲的方向都有了。我覺得新故事沒意思,主要是太商業了。今天這個時代,咱們一切都在模仿和借鑑西方,老的東西和新的東西都混合在時髦的潮流中交替,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東西。

在這個三段故事中你要特別注意影像的歷史感。你先把結構拉出來,把東西往裡排,再有意地破一下完全的重複,看看最後是一個什麼結果,什麼感覺。在能夠審查透過的前提下看看你最後能往哪兒走,找一個你能接受的。所以故事結尾不是一個簡單的光明或黑暗的問題。如果你用重複的手法,就是定好內容,下死任務,大家打攻堅戰,在兩個女人之間找重複的東西,一定要有的重複。就吃喝拉撒睡就能拍五場戲,睡覺有一場,吃喝要有一場,上下樓有一場,吵架有一場,有一天是拂袖而去,每一個故事中都有兩天不回家的戲,回來之後大吵一通,戲都往這兒靠,這就是重複。但三個故事的重複中有區別,還要在重複中尋求變化,所謂時過境遷,場景一樣,但是時代變了。所以不回家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點。這樣的話,你的戲都是現成的,不能亂想,似曾相識。如果不重複的話,你就沒有頭緒,你不知道從哪兒想,這兩個女人的戲從哪兒來。一個演員演三個人物,很難找到區分的點,現在完全是相同的點,它們的區別就很容易找到。找到區分的點,演員就很容易演出不一樣來,我覺得是有基礎的。

母女間的心理動作

我認為你更重要的是重複母女間的關係,不要把她們跟男人的關係變得那麼重要,那只是她倆的一個背景,故事都是透過母女間的戲來折射她和男人的關係。片子的第一主角應該是女兒,她的世界是兩部分組成的,出去談戀愛是一部分,回到家是另一部分。現在這兩個人物當中,老太太這個人物的點好找,也很容易找到她的動機,她就是擔心女兒受男人的騙,不斷地發表自己對男人的看法,想幹涉女兒的婚戀,希望女兒照她說的去做。反過來,女兒對她媽的關係也要找一個點,如果鏡頭多數是在家裡的話,她對她媽的心理動作應該是第一位的,而在外面對工作和對那個男人的心理動作是第二位的,從鏡頭的視點出發是第二位的。不管外部世界多麼精彩,女孩每天回到家多數時間是和她媽在一起的,面對她媽的時間一定多於面對那個男人的時間,這是那個時代的必然,也表現出母女之間與她和男人和外部之間的關係。當然年輕人的心態是事業的召喚為第一位,但我們不以此為主要內容。

所以你現在要在戰略上調整一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她媽對女兒有一堆想法,而女兒對她媽卻沒有想法。女孩對她媽沒有心理動作,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