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作片,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要算時間。這場打戲幾分鐘,我們必須按計劃來拍。

我覺得你要這麼想就很簡單了。因為你是注重結構的,不是線性的,你乾脆從形式出發來組合結構,自然這個結構就有了,根據這個結構再想戲。你先把這個家裡的幾場好戲,從結構上來配一下,長短輕重一共五段,加上後面的重複,有反的有正的,疏密關係都配好。比如第三個故事中吃飯那場戲,從結構上看需要三分鐘,現在只有三十秒,那你就再想兩分半的戲出來就完了,那就很具體了。然後你把那些戲的細節想精彩,比如吃飯這場戲你還真得有幾個很好的小細節,你將來就攻這幾個難點就可以了,你就不會亂想了。你不妨也可以借鑑《花樣年華》的出門進門,兩個人在街上走了多少趟,音樂一起來很有意思。你也可以重複表現她們家的樓梯、弄堂什麼的,她們家住在上海的什麼地方,她們總是走過一個什麼位置,就是這個路上的戲,我想都很有意思。當然這也不是你學它,你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我是希望你永遠傳遞這樣一個意思:家是不變的,它是一個氣場,是我們生活中根本抹不掉的。不管她們的關係好壞,她的命運如何,親人的血緣是不變的。往這些方面一想,就不一定光是女性解放、婦女要把握自己命運的女權主義命題,這只是一方面。

你看今天的年輕人多自我呀,當然年輕的時候正是自我的時期,很少去屈從什麼東西。我覺得家對於你這個女孩就是這樣的,所以你要製造一個反向形態,她一定是這樣變化,她輕易不回家,她想要扔掉這個家。最後老太太死了,就像你劇本這樣,她想回家了,但這個家沒了,最後把這家拆了,這也是符合改革開放的時代特點。如果在影像上作足光在牆上寫上“拆”字,這樣不夠,要拆光,確實拆光了,這樣你的鏡頭重複就不存在了,你要重複的鏡頭角度就找不到了,應該會產生這樣的變化。你把這個家,作為整個影片的一個很重要的影像元素,家、門前的走廊、小街道和閣樓,所有的影像構成一個獨特的、重複的符號,最後這個家拆和不拆都非常有趣,都有意向。

音樂的重複

我覺得音樂也可以強調重複,音樂為什麼重複呢?也許在老太太當年演的那個成名戲裡,也是她一輩子演的一部戲裡,《茉莉花》就是主題曲。故事講的就是一個資本家看上一個女孩,保證讓她紅,結果戲演完就掰了的這個故事。從那以後老太太就是愛聽這首《茉莉花》,不管是收音機還是電視,只要一放就聽得入迷。也許她始終保留著一張老的《茉莉花》唱片,用一張老唱片把一個三十年代關於《茉莉花》的文明戲一直延續下來,最後老唱片上都粘滿了膠布,老唱機也都聽壞了,她讓她孫女給她修。人家現在都是錄音機、磁帶、光碟的時代,而她要修這個老唱機,搞不好沒地方修。這個細節就很有意思,這是夢,《茉莉花》這個旋律、故事永遠是她的一個夢。這個《茉莉花》的重複能產生很強的力量,你這個故事就是這種重複的結構,特別適合於聲音的重複、音樂的重複、場景的重複。最後你是徹底顛覆這個重複,還是一直重複這個重複,這兩個方向都很有意思。最後老太太死了,家被拆了,那張被工人一腳踩碎了的老唱片扔在瓦礫堆裡,都是碎片,這就是夢。你看你怎麼表達這個夢,你不一定侷限於婦女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樣的命題,因為這個命題太大,是比較社會性的。我覺得這個命題對哪個女人都適合,而不是特有的。你表現的是一個家和家庭裡所有的細節,你要找她們家裡頭特有的質感,讓我們產生的童年回憶是很人性化的,你完全可以走人性化、個性化的這樣一種更松一點的路子。

第三章 花(15)

我們大陸導演通常總是希望影片裡面有一個大的主題,我們在細膩的人物刻畫時,也是常常求大不求小。而王家衛的電影在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