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成仙得道、長生不老的聖水之池,亦為王母頤養生息之天庭別府的代稱,古人視為天界第一重天。)”。以現在的科學考證,被稱為地球之巔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其高度也就是米,崑崙山其高被稱為二千五百餘里(實際上其最高峰新青峰,也稱布格達板峰;其最高海拔為6860米),儘管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這二千五百餘里的高度,確實是件無法想像的事情。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也不必苛求古人,透過古人對崑崙山尊崇,我們可以體悟到崑崙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的位置和意義。而“瑤池金母”之稱正是緣於傳說中崑崙山有與天銜接的“瑤池”之故,之所以有“金”之稱,則是緣於中國的神祇都要妝金以示神聖的緣故,民間對神明的稱呼就有“金面紅袍”、“金甲神人”等等,而在中國的寺廟裡,無論是佛教或是道教的神明,其神像無論是銅胎、木胎或泥胎,其面部甚至於通體,大多要妝上金色以示其高貴、靈驗的。
隨著時間的累積,西王母的影響在民間也是越來越大,有關西王母的故事和神蹟,在民間的傳說也是越來越多。到了西漢時期,西王母已經成了一位職掌人們如意和長壽的喜神。
如《淮南子&;#8226;覽冥訓》稱:“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
在《易林》中,也有不少有關西王母做為喜神的有關內容,如:“稷為堯使,西見王母。拜請百福,賜我善子,引船牽頭,雖拘無憂。王母善禱,禍不成災。”
由於西王母成了注人百福和長生不老的大喜神,所以不光是西王母受到人們的頂禮摩拜,而且與西王母有關的物品也成了人們敬奉的對像,如蟠桃、瑤池、桃林等等。
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裡就這樣記載:“仙玉桃,服之長生不死。仙桃因與西王母有關,故又稱‘王母桃’。”
《洛陽伽藍記》卷一載:“(華林園)有仙人桃,其色赤,表裡照徹,得霜即熟,亦出崑崙山,一曰王母桃。”
諸多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仙丹和蟠桃,就成了王母為人們添福賜壽所使用的兩件重要靈物。
四、被拉入道教神明體系的西王母—女仙首領
由於西王母是個女性喜神,在民間的影響又非常大,所以,隨著道教的發展,西王母也就很自然地被道教拉入了其神明體系。
被道教拉入了其神明體系的西王母,經過歷代道教理論家們的粉飾和包裝,其來歷、神職、形象等等,已經有了系統性的改變和美化。如東晉葛洪就在枕中書中稱,元始天王與太元聖母生扶桑大帝東王公,號元陽父,又生九光元女,號曰太真西王母云云。
在《山海經》裡,那個“豹尾,虎齒,善嘯,蓬頭戴勝”的“西王母”,則被道教理論家們宣稱非西王母之真形,而是“西方*之神,西王母使者”。
道教把西王母封為女仙之宗,和玉皇大帝(說法不一:一說為東王公;另說東王公即玉皇大帝,再另說東王公與玉皇大帝無關)列稱為陰陽之父母,天地之本源,化生萬靈,育養群品,“長生飛化之士,先覲西王母,後謁東王公,然後升三清,朝太上也”。而則在崑崙山與天銜接的“瑤池”,西王母的居處,那是有城千里,玉樓十二,左侍仙女,右列羽童,三界十方,凡女子登仙者,通為西王母的屬下。
而西王母的形象,更是光彩照人,其經典形象當屬漢武帝內傳中對其的描述:
“王母至也,群仙數千,光耀庭宇。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綾之桂,容眸流盼,神姿清發,真美人也。
王母上殿東向坐,著黃金褡襡,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頭上太華髻,戴太真晨嬰之冠,履玄璚鳳文之舄。視之可年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靈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