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在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其與“蘇州”齊名,玉樹瓊花,綠楊明月,久已傳誦海內。
經典上原說:“淮海惟揚州”。爾雅上更說:“江南日揚州”。
當時的“揚州”,是一個大行政區,包括“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諸省,直到“隋唐”而後,設定“揚州”於“江都”,“唐”以後直稱“江都”為“揚州”。
當時的“揚州”不亞“蘇杭”,而其金粉之盛,遠過於“秦淮”。
由“唐朝”以迄“清”嘉慶之前,最為繁華,東南數百萬漕船,浮江而上,此其咽喉,商旅十九,有十里長街及二十四橋之勝。
“揚州”又名“邗江”,或稱“邗溝”,處江淮要衝,為兵家必爭之地。這座城不大,分新舊二城;新城較幽美,臨江的運河一帶,遍植垂柳,故古詩中有“綠楊城廓是揚州”之句,與“杭州”“西湖”的“白堤”垂柳齊名。
一般而言,“揚州”的名勝有“瘦西湖”,“小金山”、“五亭橋”;古蹟則有“梅花嶺”的史可法祠、歐陽修的“平山堂”等。
這時候的“揚州”,還在夜色裡,時候還早,“揚州”人還在睡夢中,沒地方可以打聽事,所以關山月沒急著打聽,他上了“梅花嶺”。
“梅花嶺”原是他路過“揚州”,想去而不能跟高梅一起去的地方,如今他一個人,已沒了任何顧慮。
來到“揚州”,不去遊覽“瘦西湖”,是因為“揚州十日”使他不忍去,沒心情去遊覽。
夜色裡,關山月登上了“梅花嶺”,來到了史可法祠堂前。史祠門關著,一片寂靜,偶而只聽見蟲鳴及一兩聲夜梟悲啼。
這地方,白天都少有人跡,夜晚更不會有人來。
但是,關山月一到祠前,就聽見了祠裡有人。
這時候祠裡怎麼會有人?想也知道!
這一代孤忠的祠堂,竟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人的棲息處所,可悲!
關山月為之一陣難受,無家可歸的流浪人可憐,也無罪,他聽出了人在祠堂裡什麼地方,不去驚擾,繞到後頭的衣冠冢,站在冢前靜靜憑弔。
靜靜的憑弔中,不知星栘斗轉,還是遠近鳥雀的突然聒噪吵醒了關山月,醒來才見曙色已現。
破曉了,關山月聽出棲息在祠堂裡的人還沒有動靜,他仍不驚擾,去了饗堂。
饗堂裡有史閣部手書,寄夫人遺書真跡字刻,此刻曙色已現,看得見了。
另有史閣部手書對聯雲:“斗酒縱觀廿四史,爐香靜對十三經。”
關山月凝目細看史閣部寄夫人遺書石刻真跡,直覺有血有淚,不忍卒讀,但是他還是強忍悲痛,激動拜讀完了,然後,帶著一顆激動的心,兩眶熱淚,轉身出饗堂,打算離開史祠。
但是他剛出饗堂卻聽見了一個話聲:“喲,史祠有客!”
話聲含混,像剛睡醒。
可下,饗堂前下遠處,站著個睡眼惺忪的年輕要飯花子。
敢情把史祠當成棲息處所的,不是無家可歸的流浪人,是要飯花子。
關山月沒理他,因為他知道,“揚州”地處“江北”,這要飯花子該是北方“丐幫”的人。
關山月不理年輕要飯花子,年輕要飯花子卻迎了過來:“幸虧我起來了,不然豈不就錯失了早飯了,真是早起有早起的好處,這位,賙濟要飯的一頓吧?”
這年輕要飯花子錯了,對他來說,恐怕早起不是福,沒好處,因為此地是一代孤忠史閣部祠堂,因為關山月此刻心裡正悲痛,正難受。
他揚了揚眉,道:“你這是找我賙濟?”
“可不?”年輕要飯花子道:“此地日夜都有我等要飯的,而且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