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2500年前孔子就總結出了“中庸之道”,他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遵守“適度”的原則,適可而止,過猶不及,凡事都要把握好一個度。

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曾寫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傑米是一個熱情好客的人。有一天,朋友遠道來訪,傑米非常高興,親自下廚做了一個最拿手的好菜:一大盆鮮美的魚湯。朋友喝了第一碗,感覺很不錯。傑米勸他喝第二碗。第二碗魚湯下肚,朋友覺得有點多了。可傑米沒有察覺到,仍然勸朋友喝第三碗。朋友終於忍無可忍,扔下碗掉頭而去。原本一場“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歡聚,被傑米揚過度的熱情搞得不歡而散。這就說明,再好的東西也要 “適度”而行,如果不加節制地強加於人,就會給別人造成負擔。

然而,做事也要講原則。現在很多有關企業管理的書籍中都引用了球類運動中“底線”的概念。在現實意義中的“底線”是需要固守的,是不可逾越的。如果超越了“底線”,不但會受到處罰,還會喪失再次參與的機會。

眾所周知,希爾頓被冠以世界旅館大王,他的經營原則是最低的收費、最佳的服務。在推行這一原則時,希爾頓特別強調飯店所有的員工,包括各層管理者,都要做到顧客至上。

有一次,一位經理不知什麼原因與顧客發生了爭吵,被顧客投訴到了希爾頓那兒,給飯店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希爾頓馬上找來這位經理,態度極其嚴厲地說:“你違背了我們酒店的原則,你必須離開!”其實,這位經理平時對酒店的貢獻很大,這一點希爾頓也清楚,但是希爾頓一點沒給他機會,因為他觸犯的是與公司息息相關的經營原則。為了飯店,希爾頓是決不姑息敢於挑戰飯店經營底線的行為的。正因為這一點,希爾頓飯店才保持了對消費者的持久吸引力。

其實,做人就是要在“波動性”和“粒子性”之間求得一個和諧與統一,也就是說,為人處事既要講原則,也要通情理。所以,人必須具有“波粒二重性”,只有在兩種特性之間尋求一個最佳的互補狀態,起碼的本分、原則,加上適度地靈活、變通,才能使得我們的人生更具有張力和韌性,同時也使得我們能在社會上扎穩根基,步步為營。否則,我們可能事事碰壁,寸步難行,最終一事無成。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人生——社會座標系中的多元函式

從公元前六世紀起,很多充滿智慧的先哲們就在雅典的神廟前開始了古希臘自由爭辯之風,他們從那時起就開始追問自己: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個問題一直延續到今天,每個人都在苦苦地思索著,用各種方式尋找著答案。這其實就是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人生是個大話題,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個體的特異性。

“人”是指在某一特殊歷史時期、某一特定環境條件下的某一獨一無二的高等生物體。“生”是指生命、生活,是指人在社會中的各種活動、行為,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過程,包括其所做、所為、所感。在現有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條件下,人的平壽命只有短短的七、八十年,這在自然歷史中只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一個點,在人類歷史上也不過是很短的一個線段。時至21世紀的今天,我們依舊無法說清楚自己所處的歷史長河的起點,更無法預測這條長河的終點。

翻開每個人的履歷表,總會發現如下資訊: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點、民族、國籍、政治面貌、所在單位、學歷、學位、專業特長、職稱、現任職務、家庭住址、婚姻狀況、配偶、子女、社會關係等等欄目。其中的每一條資訊都描述了人的某個特徵。

“姓氏”代表了家族特徵,表明一個人的遺傳、血脈關係;“名字”雖然只是一個人的代號,往往帶有濃重的家庭文化和時代色彩,如建國、招娣等;“出生日期”是生命的時間原點;“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