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敷藥生了效,內服的藥改的並不多,和第前四個週期相比,只換了約十幾味藥材。”楊藥師看完後這麼喃了一句。
她還是有些沒看到的,畢如前四個週期的加減,而她也忽略了阿容說的同一週期加減的話,因為當時實在太過震驚,而現在同樣震驚,所以一直沒有記起這句話來。
“快,去各山把藥師大人們都請過來,再去把從盛藥女那裡複製來的藥方拿來,然後把藥丸也各取一份來。”
每回煉藥都要給藥猴試,所以每回都要多煉一服藥,所以每分藥都有餘量,這一是為了以後好追究責任,二是萬一遇上像這樣的時候,樣藥就有用武之地了。
身為一名藥師,對藥方總是很敏感的,楊藥師開始麻木著,但現在終於敏感起來了!
阿容呀,又幹了招風的事兒了,等著藥師們炸鍋吧……
42.藥師大人們的震驚與疑惑
(淚奔,加更神馬的……要留著月初暴發的~催更的孩子摸摸,下月月初我會加油的—)
在連雲山有一種用於各藥師之間聯絡所用的藥師帖,只不過藥師帖很少用,只有到了緊要關頭或意外狀況出現的時候才會使用。
發出藥師帖意味著某位藥師有了重大的發現,或不能解決的問題,需要請所有在連雲山的藥師前來相商。
今天許久沒有出現在連雲山的藥師帖發到了各位藥師的山頭,每名接到藥師帖的藥師都有些震驚,但接下來在他們知道了楊藥師請他們來的原因後,他們就更加震驚了。
“同一週期裡的藥也有加減,每一個週期用藥都有細微的不同?這……怎麼跟那個人的用藥方式一樣?”看過藥方後,大部分藥師的反應都一樣,他們提到了“那個人”,但他們卻從不說那個人是誰。
“不,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藥性都很溫和,每一種藥都用得恰到好處,增一分嫌多,減一分則不足。那位用藥不思後果,總是往至剛至陽的路子上走,而盛藥女用的藥,走的是中正平和的路子。”楊藥師到底看得更多些,所以比其他藥師有更多的發現。
在場的六名藥師又拿著藥方推敲了起來,有一名藥師則拈了一顆藥丸生嘴裡放,細細地嚼碎瞭然後猛地睜開眼睛來:“這……不是袪溼丹的方子進行了加減嗎,怎麼會有這麼厚的藥味兒?”
這話讓楊藥師不由得看著盤裡呈上來的藥丸,忽然就記起了阿容封投藥口和撤火後下藥的舉動,於是不由得震驚道:“難道是封投藥口的緣故,盛藥女每回煉藥丸,總是要撤火後下最後幾味藥,並且要封投藥口,等爐降至溫熱時才取藥丸。”
“咦,她也是這麼幹的嗎,這倒和老郭最近煉藥的手段相似,上回我去老郭那兒,老郭就是這麼幹的。難道她幾時去過老郭那兒,跟老郭學了這一手?”一位藥師把自己的見解說了出來。
好在郭藥師不在場,要不然肯定得反駁他們,明明是他從阿容那裡學來的,結果成了阿容跟他學的了。不過阿容知道了肯定得高興,因為這孩子一直以為衛朝煉藥就是這麼幹的,只是郭藥師稍有不同而已。
“好像去年的外山任務,盛藥女就是去的郭藥師那裡,想來是那時候學來的。等會兒,以前郭藥師就贊同那個人的用藥方法,難道這也是從郭藥師那裡學來的,而且郭藥師還對藥方進行了改良,所以盛藥女的組方就是那時候學到的?”楊藥師,您想象力可真是豐富啊豐富,如果阿容在一定會衝您豎起大拇指,稱讚您一聲偉大的!
於是所有的藥師們恍然大悟,剛才那位說去過郭藥師那裡的藥師又說道:“你說到這件事,我又起一茬兒來,好像郭藥師送過袪溼丹去藥王那兒,似乎那袪溼丹效果不一般吶,連藥王見了都頻頻稱讚。說起來今年開春,郭藥師藥山出的袪溼丹大受追捧,看來也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