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入去此蓮花寺之知客居暫歇。過得數日,不足聞得那寺院住持大師出關,遂與先知大修聯袂拜訪。住持大師之僧房狹小,不過一張雲床,一張案几,半牆經卷罷了。其修觀視得不足二修來訪,起身往迎。
“二位師兄遠來,本欲往接,無奈何小僧閉關,失禮!失禮!”
“哪裡?哪裡?吾二人得以暫借此地歇息,便是大修之恩德,哪裡敢當大修之禮?”
“不知汝二人何法號耶?”
“貧僧三味,此一位乃是貧僧師兄,喚作先知者是也。”
“三味師弟,請恕老衲做大。”
“不敢!理當如此。”
“三味師弟,聞得爾等乃是來此求取真經者,何哉胡亂借宿,入了此間來也?”
“阿彌陀佛,貧僧非但是求取真經,乃是求取真意!求取真佛意也!”
“哦?”
“佛經浩若煙海,豈是面面可取者也?不過仔細領悟,欲取真佛之理爾。”
“何真佛之理耶?”
“佛者,大也!意即佛法無邊也。佛者,覺也!意即知其不可察而不知其察也。佛者,悟也!意即知其道而不可道也。此為吾等之求取真經也。”
“善哉,師兄得佛理矣!”
“或者吾人已然遠遠背離佛也!”
那不足嘆息道。
“願聞其詳!”
“佛,為救世。佛陀為梯,佛陀為舟,度化凡塵,歸於極樂!此,佛也!而目下之我佛大日,以其神通法能無邊而欲操三界之道法,控往生之律則,以為掌控三界、六道而達成永生之大自在!視三界為私物,眾生為螻蟻,可以隨意決其命運,操起生死!此現在佛也!貧僧每每悟其所為,深以為憾!佛,偏離舟楫之實質,而為‘神聖’矣!”
那住持大師聞言皺眉道:
“佛果然為舟楫也!其為渡,以為彼岸之舟船工具也!其為極樂,以為永生之良境也!”
“然何為極樂?”
不足忽然開言問曰,而後不等住持大師之答語,自家言說道:
“操天地萬物為用,逆轉陰陽輪迴之道法律則,生造超然物外之景,此其極樂耶?此困地也!實為牢獄也!蓋大千之世,萬物自有生死,眾生自有往生,此道也。所謂西方極樂之世界,無非有欲操控三界者大能之慾望堆砌罷了。哪裡真是極樂也?其終極目的乃在於逆反陰陽,操控道則,為一己私利爾。以小僧觀之,極樂者心靈之歸宿,無復物在之所也。然目下現在佛之所謂極樂,不過乃是迎合凡俗之慾望,成就自家之私慾也。”
“此言呵呵呵,此言天啊!此言貧僧不敢苟同也。”
“呵呵呵,此亦不過貧僧之悟,或者大繆也!”
“嗯?大繆?大繆!是,決然大繆也!”
“呵呵呵”
三修皆大笑。
然非但是那住持方丈大師,便是先知大修其人亦是不由低眉思量。
後不足與先知大修便暫時寄身此蓮花寺中,日裡研讀佛家經文,夜來則與此地之佛修辯經。
看看數十年月過去,忽一日,那接應大寺忽然忙碌起來,一隊隊佛家禮儀列了隊形,鼓樂齊鳴,眾修齊聲吟誦。歌其佛之慈悲,歌其佛之偉大,歌其佛之無憂慮也!
第七百二十五集
不足問詢此間蓮花寺之僧眾,才知原來是極樂境大佛爺生辰臨近,眾家意欲大慶呢。
“大和尚生辰便是大慶,怎麼不見此時一切皆空呢?”
不足冷笑一聲。
蓮花寺亦是奉了其主家寺廟接應大寺之佛旨,策劃法會,水陸道場以為普天同慶之意也。那住持大和尚亦是出關,先是去往接應大寺聽命,後便是迴歸其坐禪法寺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