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地種田為生。諸葛亮當年也在隆中躬耕過,但那只是一種獲取名氣的表演秀,如果劉備沒有三顧茅廬去請他,他這樣的人也絕對不會在南陽耕一輩子的田。
既然不具備那樣的能力但是又需要根據其能力去做事,那就只有降低難度讓大家的能力能夠勝任。具體做法就是把那些什麼歸納、判斷、演繹、推測的過程全部省略,直接讓參選官員們說一說你準備怎麼辦,然後讓老百姓根據這些人的話來選擇。
所謂歸納、判斷等是因為沒有東西必須要自己去找東西,而選擇是有東西只讓大家比較哪樣更好更合適,做選擇題肯定比做分析題要簡單得多。就像一個人肚子餓了要吃飯,什麼都沒有的話要填飽肚子還得花很多周折,但是隻讓他在一堆食物裡選自己最喜歡的食物那就相對簡單一些,願意吃乾的就吃乾的願意喝稀的就喝稀的,還有什麼酸甜苦辣麻的味道隨其心意。
劉宗周的意思是對普通老百姓可以這樣,那麼對參選的官員也可以這樣,老百姓在選舉是可以要求參選官員說點東西出來供大家選擇,官員們同樣可以要求自己只做選擇題而不做分析題。當然劉宗周這麼說並不是佔在官員這一頭替他們說話,而是為了只選擇不分析這一過程可以保證參選官員說出來的話是正確的。
自從天啟設立了聖學院和博學院後,博學院所出的貢獻比聖學院要大得多,什麼新型武器裝備的研製、新型高產農作物的出現和推廣、新型農莊的試驗和推行,都讓大家看到了博學院的價值。相比之下聖學院就差了那麼一點,除了可以安置一些年齡到了還有滿腹報國之志的老臣外,幾乎看不出來聖學院的作用來。你要說你為大明的發展出了多少主意,問題是誰會在乎你的主意?很多人都說大明最缺的是實幹的人,而最不缺的是站著說白話的出主意者。
因此劉宗周建議借用簡化百姓選舉過程的思路,來簡化官員參選時制訂計劃的過程,這其中也有他的一點私心,劉宗周的意思是專業的事應該由專業的人來做。從治理國家的角度來說如何施政是每個官員的事,而制定什麼樣的規劃這種出謀劃策的事應該由聖學院這種專業機構來辦。自從天啟不遺餘力大力推行四級輔政機構以來,中央、省、州、縣等四級都建立了輔政機構,劉宗周認為讓輔政機構出計劃才是正確的做法,官員們在其中選擇一樣施行就是。
這裡的幾個都是聰明人,一聽劉宗周的話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高攀龍問道:“皇上說了京裡的監政院還有各級的輔政機構都只能從旁協助,就是說當主持政務的人需要幫助時,我們可以發動人出主意去協助。劉大人說參選官員的計劃都要我們出,會不會讓這個輔助性質的機構站在前面了?”
劉宗周搖頭說:“不會,皇上前一陣說過要把政務院的預政處劃到監政院來,這樣一來就可以新增一些實際點的東西讓大家商討,無論如何監政院從旁協助的性質不會改變,唯一有變化的就是增加了一些實際內容。我們這裡怎麼說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務院或者都察院需要什麼,就像軍務院裡的參謀一樣,平時這裡進攻那裡設埋伏無論說得再熱鬧也是假的,只有前線需要了你的計劃才有價值。”
高攀龍問:“京裡是這樣,但地方上的監政官會不會因此透過輔政機構去幹涉施政官施行政務呢?”
劉宗周想了想說:“無論是從上監政還是從旁輔政,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施政者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