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那些顏色鮮明的衣裙、頭上頂著包袱的朝鮮女人的身旁,經過那些矮小,簡單的店鋪門前,我們的嘎斯車走出了平壤。迎著那不斷的人流和車流,沿著那條被美國飛機永遠炸不斷的公路跑去。。。。。。。。。。”
巴金的思緒又找到了二十多年前。他同樣寫於朝鮮前線,發表在1952年《人民文學》6月號上的短文《平壤,英雄的城市》,現在就擺放在他的面前。當他想重新修改《三同志》的時候,必須重新閱讀過去的文字紀錄。經過漫長的浩劫之後,巴金的藏書仍然沒有不允許拆封,所以,巴金就只好設法在上海圖書館裡尋找他從前筆下出一的朝鮮。
那時候圖書館所有藏書都還不能公開對外閱讀,巴金費了許多周折,才找到他想讀的資料。當年發表在《人民文學》上的作品,竟然在這位年逾花甲的老作家面前,再現出他當年在朝鮮的經歷。那無疑都是靈魂深處彌足珍貴的記憶!
巴金靜靜佇立在小樓的落地窗前。面對著院子裡兩棵枝繁葉茂的玉蘭樹,在想他早年在朝鮮會見金日成的片斷。他和他的創作組成員在平壤只住了4天。和金日成見面竟然是在一間沒加修飾的普通房間裡,穿著馬褲和軍衣的朝鮮人民軍領袖,就在這裡工作,他面帶微笑,和靄可親地和巴金等人談了一個多鐘頭。金日成說的話,在事過多年後巴金已經無法記得了,他現在仍有印象的是金日成那年輕圓臉上洋溢著的笑容。那是自信的微笑,他笑容裡似乎有一種憑任何力量也難以轉移的堅定意志。巴金知道金日成和彭德懷一樣,也讓他心中感動和激動過。也許正因為他和這樣的偉人有過交談與會見,所以才讓巴金對朝鮮、對那場戰爭產生了一種必勝的信心!
事過幾十年以後,留在巴金記憶中的金日成還像當年一樣鮮活,一樣栩栩如生。他現在只記得金日成說過的一句話:“朝鮮可以引為驕傲的是,朝鮮的婦女是英雄的婦女!”
“我為什麼不能把朝鮮的英雄人物再現在中國讀者面前呢?”這是巴金站在小樓上沉思多日才發出的感悟。巴金在修改《三同志》的過程中,才感到他的生活積累已經因歲月的磨勵而消失貽盡了。批鬥與遊街,艱難的幹校生活,以及家庭的變故沖淡了他心中所有的感受。特別是他在朝鮮的生活,大多都已經淡忘了。如果他想改好《三同志》,至少還要重新回顧和沉思。巴金決不是急於求成的作家,他每寫一部作品,無論篇幅長短,都要經過認真反覆的思考與構思,在對人物完全瞭然於胸之前,他是決不會輕易訴諸筆端的。
巴金的《三同志》,曾經幾歷寒暑,增刪多次,幾乎浸透著這位文學巨匠的心血。當年他從朝鮮戰場歸來後,腦際中一直在構思這部稿子,他希望有一天把《三同志》寫成一部催人下淚的作品。這也是他自《家》《春》、《秋》三部曲完成以後,花費精力最多的一部小說。巴金在五十年代末就開始動筆,以便實現他的這個“朝鮮之夢”。
然而,初稿在1961年在成都寫出之後,巴金自己始終不滿意。他發現這部由25個章節組成的中篇小說,並沒有把他在朝鮮戰場上經歷與採訪到的眾多感人故事包容進去。這樣,他就把《三同志》暫且放在自己的抽屜裡,他想先讓自己從故事中走出來,經過認真的思考沉澱以後,再對此稿進行一次徹底的修改。然而在過了一年後,當巴金把《三同志》從頭至尾再作一次認真的修改時,他自己仍然不滿意。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一部積壓了15年的中篇小說(2)
到了1963年夏天,巴金再找機會把這部稿子從頭至尾看過一遍。在經歷三年的時間後,巴金對書稿中的人物又重新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巴金認為他不能輕易隨便地發表這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