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只有薛季蘭仍慢條斯理地喝著茶。她抬頭時與方道之的目光對個正著,微笑著頷首,仍舊低頭飲茶。

薛蘅執筆沉思,待薰香燃過兩分,腕底如風,輕巧落筆。

她每寫一句,便有內侍大聲報出來。第一句是―――東嶺小雨初霽,西山落霞幾度。

內侍念罷,景安帝讚道:“東嶺多雨,西山多晴。妙,小薛先生這一句,便將春末夏初,涑陽東西兩座大山的景緻寫盡了。”

大臣們忙附和著叫好。薛蘅繼續落筆,第二句是―――北塔望青雲,夜市翠湖閒步。

七十多歲的老翰林夏松捋須讚道:“北塔、青雲寺、夜市、翠湖。涑陽城內四大風光名勝都寫盡,‘望’、‘閒’二字,道盡初夏心情,妙!”

景安帝則笑眯眯地望著薛蘅,看她要怎樣寫下這《如夢令》的最後一句。

薛蘅卻不再落筆,目光望向玉林殿外。

梧桐樹下,謝朗正與陸元貞等人圍坐一席。他們雖然沒有官階,卻因為是平王陪讀,所以得以隨平王列席盛宴。

自方道之入宮,謝朗便掛念著那件大事,本無心去聽這些詩詞,只是此時夜清風朗,人人都注目於那個藍色身影,他便也停了和陸元貞的話語,望向殿內的薛蘅,看她這最後一句,是否會技驚四座。

薛蘅的目光越過重重人影,在看到謝朗後,靈機一動,也未細想,揮筆落墨,待收完最後一筆,神色平靜地向景安帝行禮,回到薛季蘭身後坐下。

內侍低頭看著她這最後一句,微微愣了下,但還是尖著嗓子將整首詞連貫著大聲唸了出來:

“東嶺小雨初霽,西山落霞幾度。

北塔望青雲,夜市翠湖閒步。

小謝,小謝,驚起鶯燕無數!”

景安帝正在喝茶,聽到最後一句竟是“小謝,小謝,驚起鶯燕無數!”一時掌不住,一口茶全噴在了龍袍上。

內侍們慌忙上來侍候,景安帝手指著薛蘅,又指向殿外謝朗那一桌,哈哈大笑。

謝朗世家子弟,相貌英俊,武藝出眾,又是平王的陪讀,與柔嘉公主秦姝也是青梅竹馬。皇后一直看在眼中,有心將秦姝下嫁給謝朗。

只是謝朗在涑陽素有風流少年之名,他與翠湖珍珠舫的姑娘們交情匪淺,經常帶著一些世家子弟在珍珠舫上流連,這名聲也隱隱傳入宮中,加上秦姝年紀尚幼,皇后便將這念頭放了下來。

此刻景安帝聽到薛蘅這一句“小謝,小謝,驚起鶯燕無數!”,想起皇后在自己面前唸叨過的事情,不由哈哈大笑。

謝朗風流之名在京城內隱有傳聞,一眾臣工見陛下大笑,也都鬨堂大笑。

坐在左首第二席的謝峻面色鐵青,眼睛裡似要噴出火來,死死盯著數席開外不肖子的身影,若非是在御宴,只怕就要當場執行家法。

梧桐樹下,謝朗俊面通紅,偏又無法為自己“洗冤正名”,眼見陸元貞等人也是憋著笑,氣得牙關暗咬,放在桌下的右手運力,“啪”的一聲,一雙玉箸斷為兩截。

景安帝笑罷,點頭嘆道:“小薛先生這首《如夢令》,吟誦涑陽風光,可真是十分應景。朕看,今年這入夏節詩詞的頭名,就定為―――”

薛季蘭神情冷肅,隱含責備地看了薛蘅一眼,離席跪下,“啟稟陛下。”

“薛先生請說。”

“薛蘅這首詞,‘小謝’二字不合詞格韻律。且詩詞最要講究溫柔敦厚,她這首詞一味譁眾取寵,太過尖刻,有失厚道,不宜取為頭名。”

景安帝“哦”了聲,再看看謝峻和謝朗的神色,沉吟片刻,轉頭望向方道之,“依方先生之見―――”

方道之微微欠身,答道:“薛先生言之有理,此詞文辭雖佳,但少了些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