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章 第四題:小溪淙淙

潮,潮汐,潮水。

可既然在杭州,那它就不可能是說第二件事物,只能是——

錢塘江大潮!

錢塘江,古稱浙,全名“浙江”,後世定省名便是這麼來的。

浙江在富陽那段稱為“富春江”,下游杭州段便稱為“錢塘江”。

錢塘觀潮始於漢魏,盛於唐宋,大潮來時,聲如雷鳴,潮頭推擁,萬頭攢動,振翅飛來。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

這奇景一直到後世都還是當地旅遊的名片,稍有不同的是,古時觀潮主要在杭州,才有白居易“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之句。

但明清時期,隨著錢塘江的改道,金庸先生的老家海寧成了最佳觀潮地,使得世人誤以為大潮是海寧的特產了。

題目剛一公佈,來自閩北建州(建甌)的齊才子就發出抗議:

他既沒有看過錢塘大潮,又沒有去海邊看過海潮,這題分明是袒護杭州附近的人!

而自己若是寫“春潮帶雨”之類,氣勢上無疑也弱了眾人!

不公平!

反對!

劉保哭笑不得,勸道:

其實,你就寫“春潮帶雨”也挺好的……

齊才子:“……”

齊才子發表了抗議,柳繪也有點擔心起來。

陳成久居內陸,這才到江南不久,也沒有觀潮過啊!

陳成卻寬慰她無妨——

潮?我不但看過,而且還是在中秋之後潮水最大的那天在海寧看的呢!

海寧“天天可觀潮、月月有大潮”,但每年秋季的“大潮日”,潮水還是比往常要大些,觀賞等級也最高!

按蘇軾的說法,“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只看一次,也足以銘記終生了!

……

對於旁邊“自由自在”的周賓來說,錢塘大潮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事,故而他很快便寫好一篇七律:

一線依稀起海天,平江陡變練橫前。

卷席長陣千郭競,動地排牆萬馬先。

擊岸回頭山倒海,沖天直上水逐鳶。

驚濤怒浪徐行去,極目蒼穹思伍員。

寫得極快,讓探頭探腦瞟他詩句的柳繪很是懷疑他早有宿稿,就是這“思伍員”是什麼,沒看懂,問陳成。

“什麼三元五元,我只知道我老婆十元,石原里美。”陳成正琢磨用哪首詩出陣呢,隨口接話,忽然反應過來自己無意間“吐露心聲”,幸好小醋罈子不知道“老婆”是什麼,要不然又要遷怒島國女人了。

“伍子胥嘛!”陳成回過神來答道。

“噢!”柳繪恍然大悟,到沒有太糾結“石原里美”的事。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當初助吳國伐楚,立下大功。但是後來的吳王夫差不靠譜,,伍子胥屢次提醒“勾踐這小子腦後有反骨”,夫差不但聽不進去,反而派人送給伍子胥寶劍,讓他自殺。

伍子胥臨死前對自己的兒子說:“我死後要看著吳國敗亡。”夫差聽說後很生氣,砍斷子胥之頭,掛在城樓之上;又將其屍體裝入皮口袋投入錢塘江中,說:“老子不讓你有看見的機會!”

可屍體投入江中後,卻隨著波滔揚起越來越大的浪頭,拍打著岸邊,十分嚇人——這就古人以為的錢塘大潮的起因。

陳成當然知道此乃子虛烏有之事,錢塘潮與太陽、月球引力乃至杭州灣的形狀有關,但是不妨礙老百姓希望伍子胥“美夢成真”麼。

不多時,陳成決定了用什麼詩出戰,這次先看紹生兩個人作的什麼。

“我麼,作的是和我表哥一起去觀潮的詩,”香爐大言不慚道,好像他真的是力壓七地的大才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