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極的影響,那麼我們就會把我們欣賞NBA的眼界提升到另一個高度,即:自我心智的啟迪。

其實,向喬丹的至尊地位發起過挑戰的又何止科比一人?如希爾與哈達維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嘗試過,但他們充其量會被人們視為“接班人”的級別,不像科比——甫一亮相,就讓人感受到彷彿又見喬丹身影。你除了欽服他對喬丹技術精髓的解讀與模仿能力之外,再把他當作一個敢於挑戰權威的初生牛犢,有何不可?

人生的意義,在於給自己多一點上進的修行;

成功的意義,在於給自己多一點挑戰的信心。

世事如此:我們不斷地製造神話,然後不斷地接受有人打破神話的事實。別說是科比·布萊恩特,即使是你,我,他,在自知具有挑戰某種權威的實力的前提下,我們會放棄這種挑戰機會嗎?

給挑戰者多一點鼓勵,給超越者多一點掌聲吧,這不止是一種風度,同時也是給自己的一種人生激勵!▲

——舍 予

那天,他將“三十而立”

30歲上,做一個休憩,你會發現,列舉歷史巨星時,在得分後衛位置上,科比前方也許只有邁克爾·喬丹和傑瑞·韋斯特了。

在2008年敗北波士頓的夏季之後,他卻打算在而立之年,創造職業生涯的新篇。

他成為美國“夢八”隊的一員,這正是他成熟的一部分:他和1992年的喬丹、魔術師們一樣,接受並且融入了世界籃壇。他代表美國。

他30歲生日那天,恰好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籃決賽之日。

對他來說,2008年夏,既是結束,又是開始。品嚐過至甜(榮膺MVP)和至苦(總決賽敗北)的一年後,他30歲,像一個成熟的男人一樣生活和思考。只是,他依然保留著一些少年時期的性情——或者說,大多數少年性情依然存在於他身上。譬如偏執,譬如勤奮,譬如自信。

以及他對勝利永不止歇的狂熱之情。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關於科比·布萊恩特的歷史地位(1)

在2008年初談論科比·布萊恩特的歷史地位,和2004年談論接近退役的雷吉·米勒、2000年談論打到第16年的約翰·斯托克頓是兩回事。後兩者已經將不朽紀錄刻下,而且失卻了曾經左右天下大局的能力:那時他們只是每夜將自己不朽的資料重新整理一下而已。他們的歷史地位很難再有讓傳記作者必須改口徑地大幅度跳躍。但對科比來說,夏天他將滿30歲,未來渺不可知。所以,討論科比的歷史地位,所能拿出的論據只能停留在2008年1月,即,他此前已經完成的11個半賽季。

美國四大體育聯盟之於別家的不同,在於其繁瑣嚴密的資料。NBA50週年評選五十大球員時,依賴的就是他們嚴密的資料體系、多如牛毛的榮譽判斷。問題之一在於,你不能單純地討論一個球員的能力:如果把丹皮爾之類貨色塞進時光機送到上世紀50年代,也許他會把喬治·麥肯打到摔碎眼鏡;在60年代初每晚刷50分如探囊取物的張伯倫,在70年代被紐約的威利斯·裡德、雄鹿的天勾虐待時,你也不能順便得出裡德比張伯倫更偉大的結論。

所以說,一個球員的能力評價,只能以他所處的時代為參照系。

1996年評出NBA史上五十大球員時,也有人在呼籲多米尼克·威爾金斯、鮑勃·麥卡杜、沃爾特·貝拉米們的落選是毫無理由的。2005年,福克斯體育就搞了一個榜單:除了根本沒有討論意義的首名喬丹外,二至十名分別是:比爾·沙曼、薩姆·瓊斯、科比·布萊恩特、哈爾·格里爾、克萊德·德雷克斯勒、埃爾·門羅、悉德尼·蒙克利夫、喬治·格文、雷吉·米勒。在其他的排名中,會補上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