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作組織後衛的傑瑞·韋斯特、阿倫·艾佛森們。
2005年,科比被福克斯體育列在第四位……好的,我們可以將他的競爭對手們羅列分類一下。
第一類:
薩姆·瓊斯:歷史上最優秀的打板投籃手之一,凱爾特人60年代最穩定的外圍選手,7次總冠軍。
比爾·沙曼:庫西的偉大搭檔,可能是NBA歷史上最好的罰球手,凱爾特人王朝初期最好的射手,4次總冠軍。
以上兩位姑且可以歸納如下:跟隨著傑出的球隊,穩定擔當球隊中的重要角色,在季後賽、冠軍角逐的過程中累積集體榮譽。
第二類:
哈爾·格瑞爾:1966—1967賽季隨張伯倫結束凱爾特人八連冠,在15年職業生涯中有連續9季場均得到20分以上,7次NBA第二陣容。
厄爾·門羅:幾乎可以說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後衛單打技巧第一人,子彈隊隊友號稱“上帝也不敢和他單挑”,無數單打技巧的發明者,入聯盟初期連年場均得分超過20,去到紐約後成為球隊副手,1973年摘下總冠軍戒指。
德雷克斯勒:也許是NBA歷史上最能飛的人之一,率領開拓者兩次殺入總決賽,全盛期是NBA技術最全面的選手之一(雖然他的跳投始終不怎麼樣),1995年轉會火箭,作為大夢的副手拿下一枚戒指。
以上姑且可以歸納為:個人帶隊時資料卓然,作為助手摘取過總冠軍戒指。
第三類:
阿倫·艾佛森:2001年常規賽MVP,帶隊殺入總決賽,四屆得分王。其他不必介紹了。(也許他更適合列在組織後衛裡?)
喬治·格文:四屆得分王,兩次常規賽MVP選票次席,NBA生涯除了在公牛混日子的最後一季,沒有任何一年場均低於21分。單節33分的紀錄保持者。
雷吉·米勒:史上投中三分球最多的人……其他的交給紐約城球迷介紹就可以了……
以上可以歸納為:孤膽英雄類。
無法歸納的是湖人教父、NBA的LOGO原型,傑瑞·韋斯特。首先,他職業生涯場均27分,NBA史上前五;其次,1965年埃爾金·貝勒膝蓋爆掉後,他就是湖人的王牌,帶領湖人連年進總決賽,卻不斷被凱爾特人掃飛,包括1969年,他成為唯一一個作為失敗者還領取總決賽MVP的人,1972年,他與張伯倫攜手帶領湖人奪取總冠軍,NBA歷史上季後賽除了喬丹外最可怕的得分手。
我們該把科比放在哪裡?
如果他2002年就退役,那麼他一定是第一類中最奪目的那位——作為鯊魚的副手三次總冠軍,以及卓越的個人成績。但是,當2002年之後,他的得分與鯊魚並駕齊驅、他每年穩定地站在聯盟第一陣容、第一防守陣容中,在攻防兩端成為NBA最好的得分後衛時,你又得開始考慮,他可不單單是作為附庸……最後,2006年1月22日的81分和2007年的連續50分浪潮,讓他列身格文、艾佛森那一級別的得分怪物。即便他就此退役,即便他只有兩個得分王,他依然足以和張伯倫、喬丹、格文、貝勒、韋斯特、丹特利這些傢伙一起,成為史上得分機器的代名詞。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關於科比·布萊恩特的歷史地位(2)
而且,你也必須承認,他是21世紀以來,保持在頂級得分後衛叢林中,最穩定、最長久的傢伙。
於是,對他的排列就是你的價值取向了。
如果你注重第一類的集體榮譽,那麼你可以和福克斯體育似的,把他放在瓊斯、沙曼這兩位戒指收藏者的身後;如果你注重第三類的個人成就,那麼艾佛森的一個MVP、四屆得分王、帶隊殺入總決賽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