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問,在下知無不言。”
老道士說:“貧道今天跟人論道,說起老子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等句,後面的大家都好解釋,唯獨‘道生一’三字各有見解不同。貧道見各人說的見解都有意思,回來後聽說有兩位道友前來暫住,想請教一二望兩位不要推辭。”
老道士雖說得客氣但有盤問之意,就是看你兩人是不是真道士,如果是肯定有一番說法,如果不是肯定是答非所問。同時他還有個意思就是婉言謝絕了張亮進紫霄觀的請求,意思就是你們暫住可以但別想長住,你們這樣的人這裡不歡迎。
張亮本就是個假道士,一聽要自己解釋道家的典籍,頓時感到頭上見汗。他不好意思地說:“在下以前多管道觀中的外務,修道之事多為我師弟所為,我師弟年紀雖輕但也小有名氣,人稱其為‘十全真人’,觀主的話我師弟當可試說一二。”
瘦高道士笑道:“看得出來你專管外務而且身手不錯,只是你師弟怎麼會稱為十全真人?不知道他都會些什麼有哪十全?”
石全心中暗罵張亮不仗義,事到如今也只有硬著頭皮上了,他點頭說:“我師兄的話多有不實之處,貧道出家之前的俗家名字叫石全,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兩位前輩且莫誤會。”
老道士原來是半眯著眼睛的,聽了石全的話睜大眼睛問道:“聽石道友的口音不是遼東人?”
石全面不改色地說:“我正是遼東懿州人,只因家師是南方人而我常年侍奉家師所以沾了點南方口音。”
老道士問道:“原來是南方高人之徒,那你們師父呢?”
石全說:“家師已於三年前駕鶴仙遊了。”
老道士半信半疑地問:“既然石道友得到高人所授,請解釋一下‘道生一’這話的意思。”
石全在老君觀時也常聽他師父龍道士講道,對一些道家經典也有一點見解,他想了想說:“一般的解釋‘道生一’就是無中生有。”
老道士點了點頭問道:“無就是無,有就是有,無中如何生有?”
石全說:“比如說蛋孵雞筍生竹,不是憑空出現雞與竹,而是蛋與筍變化而來。我們只把有雞或者有竹看著是一種有,把無雞或者無竹看著是一種無,其實是沒有看到事物之間的聯絡。再比如我們在河邊看見河裡的水,只知道這水可以澆地種莊稼,也可以人喝牛馬飲,但當水積聚過河岸時就會發生水災,可見水聚集多了會從有用變成有害,正所謂無並不是真無,而有也並不是真有。”
老道士說:“既然不是真有真無,那道生一豈不是也會成為道生無?”
石全說:“如人看筍,則筍變竹為無;如人看竹,則筍變竹為有,主要看你關注的是什麼。道家之道主要在於天地間存在的至理,還有其生生不息的變化,根據你所關注之物而無中生有,又根據你放棄所關注之物而趨於無。”
見老道士對自己的話不置可否,石全問道:“不知道長以為在下說得如何?”
老道士說:“貧道認為道初時為混沌,既為混沌何來有無之說?”
石全說:“念為心生,既然道初為混沌,自然也沒有人,也就沒有有無之執念。”
老道士想了想又問道:“石道友的話令我茅塞頓開,再說下去就像佛家參禪了,此話就次不提。都說道家之精義在於一個變化,而萬變不離其宗。想我道門所推崇之典籍一為《道德經》一為《南華經》,石道友對這兩部典籍有何評價?”
石全說:“《道德經》主要講述天地萬物之至理,《南華經》主要講人如何順天地之理而為,都是精妙絕倫之語。”
339 你是頭豬(下)
張亮和石全離開後瘦高道士問道:“師兄,這兩人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