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心裡其實很明白,宋楠所說的那些話也非全無道理,但有的時候明知事情辦錯了也不能承認,那是維護皇權的一種手段;歷來帝王殺錯人辦錯事的不知凡幾,他們內心雖後悔,但嘴上卻絕不願改口,寧願將錯就錯,特別是當著群臣的面。
“皇上……”宋楠字斟句酌的組織著措辭,儘量不去激怒正德:“皇上,自古以來,無論多麼賢明的君主,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失誤;秦皇漢武,唐朝宋朝的那些明君們,他們都曾犯過大錯,但這些錯誤絲毫沒有影響後世之人對他們的評價;故而犯下過錯並不稀奇,錯而能改不是添汙而是增彩。況且,朝廷政策失誤並非皇上一人之過,滿朝文武,內外廷官員都要負責,皇上不必自責過甚。”
正德面色漸漸緩和,宋楠的話實際上是在替自己開脫了。
“既知有偏差,及時改正難道是件壞事麼?古人云: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賊兵看似勢力風湧,在臣看來其實不值一提。臣心中已有方略,只需朝廷配合廢除這些已被證實有弊端的政策法令,便是臣剿賊的一大助力,這正是朝廷收攏民心之舉,皇上,臣懇請皇上答應臣的請求。”
正德沉吟不語,似在思考利弊之處。
英國公張懋出列道:“皇上,老臣認為宋楠說的有道理,雖然朝廷法令政策不能朝令夕改,但既有弊端,便需完善,皇上需廢除新政,斟酌其條目,完善之後再推行之。”
張懋一開口,頓時不少人跟著附議。
“楊廷和,你是怎麼看的?”正德看向一聲不吭的內閣大臣們,雖然長久以來內閣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但不能否認這些大學士們對朝政還是頗有見地的,當初劉瑾請求推行這些政策的時候,自己並未徵詢他們的意見,現在看來是一大失誤。
楊廷和緩步上前施禮道:“皇上,內閣的意見早就在行政頒佈之時便已表明,當初臣和李首輔都提出要在部分州府試行之,但均被駁回。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正德皺眉不語,楊廷和發洩心頭一番不滿,心頭痛快了不少,續道:“臣以為這政策不是廢除不廢除的問題,而是如何用合理的新政替代的問題;當初馬政和土地之政頒佈也是為了增加朝廷財政,其出發點沒有錯,這可不能一竿子打死。”
眾人極為詫異,楊廷和這話倒是為劉瑾辯護了,就連劉瑾也感到極為意外。
“臣建議暫停新政實施,臣自請纓,率內閣六部各位同仁協力通商,改其弊端之後再行頒佈,這樣既能滿足宋大人的要求,又能讓朝廷的政策更完美,豈不是兩全其美之策?”楊廷和朗聲道。
正德微笑道:“甚好,這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朕準了,宋楠,你可滿意?”
宋楠暗自佩服楊廷和的手段,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傢伙輕輕巧巧便將制定新政之權攫取到手,說什麼暫停實施,其實便是廢除罷了,這麼說也是給劉瑾留面子;宋楠幾乎可以肯定,楊廷和主持出爐的馬政和土地之政一定和劉瑾的截然不同。
“臣同意,楊大學士確實是八面玲瓏,佩服佩服。”宋楠語帶玄機的諷刺。
“哪裡哪裡,宋大人才是朝廷關鍵時候需要倚重的棟樑之臣。”楊廷和不露聲色的還擊。
正德一抬手,便準備頒佈旨意,內閣大學士焦芳出列忽然道:“宋大人,朝廷答應了你的要求,你也要兌現你的承諾才是,皇上寄予厚望,宋大人若不能剿滅反賊,該如何交代呢?”
宋楠道:“我已說過了,提頭來見。”
焦芳冷笑道:“你若鎩羽而回,局勢必將糜爛不堪,到時候可不是你宋楠一條性命便能恕罪的。”
宋楠道:“那依著你焦大人之意我該如何向朝廷保證呢?”
焦芳道:“你若辜負朝廷信任,不但是你,舉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