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的一個奴隸,叫做王進,這位落入烏桓人手裡時間不算長,原本居然也是讀過書的,算起來是雜家弟子,他先生也不出名,他也就讀過《呂氏春秋》,還是不完整的版本,畢竟,之前因為戰亂之類的緣故,許多書籍都損毀了。而大漢那邊,這些年一直崇尚的是黃老,儒家法家也有點地位,雜家完全排不上號。王進家裡還算是有些錢財,要不然也供不起他讀書,只是讀過書之後,想要一展才學,可就困難了,王進廢了許多力氣,最後也就是在地方上做了個嗇夫,然後遇上匈奴入寇,他作為小吏,自然也被迫帶著青壯頂了上去,然後就被作為僕從軍的烏桓人給俘虜了。
王進在烏桓人那裡半點也不敢表現出什麼才學來,老老實實在那裡做奴隸,好在他運氣不錯,不過是一年多的時間就遇上了劉昌,將人贖了出來。
這位也是光棍,在意識到劉昌身邊多半是呂家人之後,他低調了一陣子,之後趁著呂義出門,他就有意在劉昌面前表現自己,劉昌在考教了他一番之後,發現他還算是能幹,因此,陸續交給了他不少事情,他做得都不錯,而且,這位明明是雜家,居然有點法家的做派,劉昌便讓他做了御史大夫。
這次級的三公搞定了,九卿劉昌就沒這麼搞了,而是直接按照職能分出了各部出來,一個是清吏司,主管的是官吏;一個是司農司,主管的是農業;一個是司工司,主管的是工業;一個是司商司,主管的是商業;一個是司武司,主管的是兵事;一個是太常寺,主管宗廟祭祀;一個是文教司,主管的是教育;最後一個是鴻臚司,對標的是鴻臚寺,不過這會兒還沒這說法,大漢那邊還叫典客,主管的是外交。這些都是以一個主官,兩個輔官,下面再搭配相應的班子的模式弄起來的,即便主官不是漢人,輔官裡頭為尊的那個,都要是漢人,像是前面幾個,其主官都是漢人,雖說有的是趕鴨子上架,但是比起讓朝鮮人管著,還是讓漢人管著更放心一些。
朝鮮這些貴族權力也沒真的縮水,畢竟衛滿也沒給他們多少好處,雖說有些不甘心,但是劉昌用另外一個方式補償了他們,他們直接被賜予了爵位,徹侯是不可能的,但是,最高也能混個關內侯,更多的其實還是封君,算是將這些貴族的地位給砸瓷實了,給了食邑和封地,確定了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不過爵位這東西,劉昌還真是不太在乎,這遼東大地,大有可為之處,這點利益,不過就是蠅頭小利罷了,等到他的發展計劃真的實施起來,這些舊貴族如果跟不上他的腳步,只有被拋得越來越遠的下場。
等到第一次大朝會散去,劉昌又私下召見了呂義他們這些心腹:“如今你們可看到了,咱們這裡還是人才太少了,不得不先倚仗這些朝鮮人,這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