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原因很簡單,美國是以德意志第二帝國潛艇襲擊美國戰艦為由而向德意志第二帝國宣戰,並且立即就向英國派遣了軍事代表。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國肯定會向英國派遣軍隊,甚至會出動戰略航空兵轟炸德意志第二帝國。
這下,問題來了。
如果中國不向美國宣戰,那麼美國也不會急於向中國宣戰,甚至不會因為日本戰敗而拉開太平洋戰爭的帷幕。
道理很簡單,美國也得避免兩線作戰。
雖然美國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工業國,但是其主要對手,即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是工業強國,而且排名僅次於美國。更重要的是,直到羅斯福發表戰爭宣言,美國都沒有為戰爭做任何準備。參戰的時候,尚且算得上強大的只有美國海軍,美國陸軍的總兵力在五十萬左右,陸戰隊有大約十萬官兵,空軍裝備的戰機總量不到兩千架,均遠遠低於當時主要的參戰國。
不可否認,美國的工業實力能夠彌補軍力上的差距。
問題是,把工業實力轉化為軍事力量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直到一九四三年,美國的戰爭機器才全面啟動,進入了戰時生產的快車道。
這樣一來,如果美國從一開始就與兩個強大的國家交戰,恐怕沒等其戰爭機器啟動,美軍就已戰敗。
在戰略上,美國必須避免兩線作戰。
結果就是,美國必須在日本與英國之間做出選擇。
說得直接一點,美國只能救其中的一個國家,必須拋棄另外一個國家。
戰後,就有人認為,如果當時美國選擇的是日本,而不是英國,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很有可能是另外一個結局。
道理很簡單,中國的工業生產實力、人口數量、資源等等,都超過了德意志第二帝國。
也就是說,中國才是美國的主要對手。
問題是,在大戰爆發之前,沒有任何人認為中國比德意志第二帝國強大,甚至還有很多人根本就不認為中國已經是工業強國了。
這也很好理解,即便在戰爭期間,中國依然需要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技術援助。
也正是如此,包括羅斯福在內的美國高層才認為,英國比日本更加重要,必須把重點放在歐洲,首先集中力量打垮德意志第二帝國,然後再去對付中國。如果首先對付中國,那麼英國很有可能堅持不到勝利的那一天。如果英國戰敗,美國就將失去登陸歐洲的橋頭堡,也就得為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得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媾和。
顯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給美國高層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即大陸戰場。
雖然中國已經向紅俄宣戰,而且在遠東戰場上一舉投入了數百萬兵力,還在中亞方向上集結了百萬大軍,但是對布林什維克政權威脅最大的不是中**隊,而是由西往東推進的德軍。
美國參戰的時候,德軍已經越過頓河,正在向高加索地區前進。
雖然德軍的戰略意圖是攻佔高加索地區,控制巴庫油田,但是此舉也等同於從南面包圍了莫斯科。
可以說,只要德軍佔領了高加索地區就會北上,而不是進軍中亞。
對紅俄來說,能否守住莫斯科,將決定布林什維克政權、甚至整個俄羅斯的命運。
顯然,在美國參戰的時候,局面並不樂觀。
事實上,從一九四零年底開始,紅俄就把原本集中在歐洲地區的工廠整體向烏拉爾山以東的亞洲地區搬遷。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當時紅俄甚至做好了遷都的準備。
在一九四一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