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行走艱難;再加上李風雲剛剛從清河回來;新年將至聯盟還有一大堆事要處理;這馬上又悄悄返回;實在不便。
李風雲猶豫了一下;問道;“很緊急嗎?一定要即刻動身?”
李安期連連點頭;鄭重其事地說道;“據說;不久前;崔家那位到了魏郡的鄴城。”
李風雲心領神會;原來崔家十二娘子到了;而且與李百藥一起;這足以說明博陵崔氏和趙郡李氏在某些方面展開了密切合作;但這一合作是否有利於自己;就很難說了;所以這一趟的確不容耽擱。
李風雲果斷起程;日夜兼程趕赴館陶。在館陶城外的一座莊園裡;李風雲見到了李百藥;也看到了崔九。
崔九對待李風雲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變化;很客氣;很友善;言辭中甚至透出一股親近之意。李風雲倒是一如既往;不卑不亢;寒暄一番後;遂急切問到了東征戰敗的具體經過。
崔九詳細述說;三番兩次提到李風雲的預測與實際情況基本一致;當說到自家家主崔弘升的功績時;崔九更是喜形於色;把遠征四個軍的成功突圍完全歸功於崔弘升。當李風雲聽說有四個軍十幾萬將士成功撤回遼東後;當即意識到自己可能被記憶中的歷史欺騙了。
歷史說薩水大戰後宇文述僅僅帶了不足三千人撤回遼東;而三千人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除了諸軍統帥和他們的扈從外;餘者皆沒;這就出現了一個無法解釋的疑問;諸軍統帥們又是如何撤回來的?遠征軍後撤過程中;諸軍處在不同的位置;會遇到不同的戰況;諸軍統帥們即便拋棄了自己的軍隊;也不可能有如此好的運氣;都逃出了天生;再考慮到高句麗人半渡而擊之;遠征軍肯定有一半軍隊在洪水到來之前渡過了薩水;而這一半軍隊逃到鴨綠水後;還是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越過鴨綠水天險;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宇文述至少可以帶著幾萬將士撤回來。由此可以確定;李唐為了汙衊和抹黑聖主;在撰寫這段歷史的時候;做了篡改。
李風雲心情愉悅;事實證明;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自己還是有改變歷史的可能;雖然改動的幅度非常小;甚至忽略不計;比如在崔弘升的努力下;在聖主、中樞、遠征統帥部的齊心協力下;還是拯救了更多將士;但積少成多;厚積薄發;機緣巧合下;還是有改變歷史軌跡的一線希望。
崔九說完東征大敗的經過後;終於說到了正題;“你的預測很準確;二次東征即將開始。”
。。。
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
二次東征即將開始;這對李風雲來說並不算什麼秘密;李風雲現在迫切想知道的是;崔弘升的命運是否改變?此次他北上清河攻克侯城;加劇了永濟渠危機;是否有助於拯救崔弘升?
二次東征的前提是國內局勢要穩定;大運河要暢通無阻;所以河北戡亂必須馬上見效。崔九說到這裡;面露得意之色;“河北戡亂不利;段達罪責重大;聖主一怒之下;免其官職;徵召回京。聖主詔令;黃臺公出任河北討捕大使;檢校左武衛將軍;代替段達戡亂河北。”
李風雲驚喜不已;暗自雀躍。崔弘升還活著;崔弘升沒有死;崔弘升的命運改變了;這再一次證明歷史還是有改變的可能;只是若想達到這一目標;不但要選擇好正確的方向;還要採取正確的方式方法;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將回歸原點;一切努力都是白費。
“黃臺公復出了?”李風雲笑道;“好訊息;這是今天聽到的最好訊息。
“黃臺公復出;與河北局勢日益惡化有直接關係。”崔九望著李風雲;語含雙關地說道;“而侯城一戰;正是局勢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是崔九代表博陵崔氏向李風雲鄭重表達了謝意;雖然表達得方式很含蓄很隱晦;但做為身份尊崇的中土豪門;能向李風雲表示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