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美國人對生活充滿了嚮往和信心,與歐洲不斷的紛爭和拖拖拉拉的戰後重建不同,美國人完全不必擔心這個。他們的國家欣欣向榮,社會穩定,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他們可住大房子、開汽車,家裡擺滿了各式電器……對於他們來說,好生活似乎才剛剛開始。
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好生活不是剛剛開始,而是即將結束。因為此時的美國經濟,面臨著極大的隱患。在美國宣揚資本主義已取得“永久的穩定”的時候,在“繁榮”的背後,經濟危機的萌芽正暗中滋長。
危機暗藏
戰後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引擎不是偶然的。戰後,由於大量固定資本急需更新以及住宅建築市場的急劇擴大,美國經濟出現了新的強勁拉動力量,而美國資本家在戰時獲得的鉅額利潤為更新固定資本和擴大生產準備了充足的資金。歐洲的戰後重建和經濟恢復為美國提供了經濟繁榮的外部機遇,更為重要的是,新科技革命給生產力帶來了巨大推動,美國人很及時地把握住了這個機遇。
但是,美國經濟在獲得巨大發展的同時,也是有問題的。首先是新舊產業的發展嚴重不平衡。在新興產業迅速崛起的同時,許多傳統產業停滯不前或在走下坡路,如採煤業、紡織業、造船、製鞋等部門在戰後一直沒有恢復過來。
鐵道運輸業過去曾引領過多次經濟高漲,是美國經濟崛起的重要推動力量。戰後它本身有很多改進,但營業仍然不振,就業人數由1920年的200萬減少到170萬,十年中客運業務減少了1/3,這顯然是受汽車排擠所致。
而最困難的莫過於農業。美國農業戰後需求突然減少,國外各方面競爭非常劇烈,輸出出現了萎縮趨勢。問題的關鍵在於國際市場上農產品供過於求,價格逐步下跌,經營農業無利可圖。
美國原是一個工農業平衡發展的國家,這時情況卻大不一樣。美國農業沒有分享到20年代的繁榮,卻在各業之前先呈蕭條,農村的貧困在20年代一直是美國經濟中的一個陰暗面。
其次就是美國的經濟發展思路有問題。這一點可以從當時美國總統的一句話中看出,柯立芝總統說:“美國的事情就是做生意。”從中可以看出,美國並不是把實體經濟的發展作為重點,功利性較強的美國人並不滿足實體經濟帶來的巨大成就,他們把目光緊緊盯在了能一朝暴富的股市、金融上面,也就是說美國人空前地迷戀上了虛擬經濟。
大企業的代理人們拼命宣傳“人人都能致富”的口號,通用汽車公司則拼命鼓動大家都投資於股票,準保發財。當時一位觀察家感嘆地說:“做買賣幾乎成了美國的國教。”
在華爾街掀起了強勁的證券投機狂熱。20年代初股票成交額每年平均3億股,1929年上升到11億股。美國無線電公司的股票從每股票面價值85美元上漲到420美元,杜邦公司股票從310美元上漲到425美元。在生產力相對過剩的情況下,股票市場反常的活躍造成了經濟過分繁榮的假象。
在美國繁榮的表面現象下,潛伏著許多問題。消費膨脹有很大部分是靠人為措施刺激起來的。廣告在20年代廣泛應用起來,分期付款的賒購制度也開始盛行。1926年,汽車70%是用賒購辦法銷售出去的。分期付款銷售辦法的推廣使用,也表明這樣一個事實:不增加貸款,消費品市場就不可能容納工業部門生產出來的大量產品。而且,從經濟觀點來看,這種銷貸方式本身孕育著某種危險性;只要削減消費信貸即分期付款賒銷,消費者的購置就很可能減少。
再次就是美國人對當前的經濟盲目樂觀。1929年10月之前的美國是連續多年的經濟繁榮,媒體和經濟學家面對遲遲不來的經濟危機一片樂觀,以為美國經濟已經逃脫了經濟危機的週期,不斷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