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部分

�鄹穸ǖ迷俑哂鍾惺裁從茫磕訓闌拐嬉��廡┝甘吃以謔擲鐧茸琶髂晷鋁賦隼唇導郟�

再說了,他們手裡的糧食都是災荒之前就收來的,就算糧價五兩,於他們來說也是十來倍的收益。

這樣一想,緊接著就有一家糧行坐不住了,將糧價也降到了與新糧行齊平的五兩。

有了一家糧行降價,剩下的就算想要再繃著,到底也無法繃到底,於是其餘幾家糧行也接二連三的降了糧價。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待所有糧行的糧價都調到了五兩,那家不知道打哪來的新糧行竟然再一次降價,這一次直接降到了四兩,可把其他幾家跟著降價的糧行東家氣得差點沒吐出一口老血。

如果他們能逮著那新糧行的東家,必定抓著人肩膀好好問上一句,這到底是哪裡跑出來的棒槌?

已經降過一次價了,這次其餘幾家糧行是卯足了勁不能再讓人牽著鼻子走,幾位東家還特意碰了個頭,最後一致商定一定要與那過江龍力頂到底,除非那新糧行的糧食能滿足江南這麼大地兒所有百姓的嚼用,否則他們總能等到再次把糧價提上去的那一天,他們相信那一天並不會太遠。

可是,這些糧行還沒等到那一天,就等到了朝廷的一紙徵詔。

朝廷的意思也簡單,朝廷沒有餘糧應對這次糧食帶來的危機,但民間的糧行裡存糧可是不少,在這種攸關國本的重要時刻,身為大武朝的子民,糧商們自然應該為大武朝的安定做出自己的貢獻。

什麼貢獻?

說白了就是讓糧商們將自己手裡的糧食先拿出來應急。

朝廷的這一舉措可真是讓糧商們嘔出了一口心頭血,對商人來說,銀子那可就是命,如今這每一粒糧食可都是真金白銀,讓他們將糧食貢獻出去,那可不是要他們的命嗎?

這樣蝕本的事,糧商們肯定不能幹,甚至還牢牢抱成團要一致對抗朝廷的徵詔。

這要求糧商們出糧的徵詔,正是寒老爺子下的。

換了以前趙天南當政時,他不一定能下這種決心,畢竟大武朝自立國起,商人地位比之前朝就無限拔高,地位一高時間久了難免就給慣出些毛病,真要強行從他們口袋裡搶銀子,還得時時擔心著別整出什麼大亂子。

但寒老爺子可不一樣,比起趙天南,寒老爺子顯然要更加果斷。

按寒老爺子的說法,大武朝這二十幾年來對商人可著實不薄,這些商人們享受了大武朝給的好政策,當然也理應在大武朝遇上困難時出一分力。

因災荒是發生在江南的,徵糧的物件當然首屈一指的也是江南的糧商。

糧商們才決定了要牢牢抱團,寒老爺子就已經直接派了兵去江南,一邊兵臨城下,一邊派了那能說會道的官員仔細遊說。

寒老爺子也沒打算讓糧商們將糧食無償貢獻出來,而是提出讓這些糧商借糧給朝廷,待明年秋收之後朝廷有了稅糧,再將糧食還給糧商們,當然了,為了彌補糧商們獻糧的損失,寒老爺子也給了這些糧商甜頭,比如說未來三年免稅啦,三年之內糧商們運糧由朝廷負責啦之類的。

雖然這些甜頭其實還是比不上在災荒年間拿糧食牟取暴利的獲利多,但其實算下來,糧商們也只是少賺了些。

幾乎是朝廷的徵詔一下來,那家新開的糧行就第一個響應,二話不說的就將所有的餘糧都上交給了朝廷。

有了這樣一個異類,江南糧商們只能無奈的斥一聲豬隊友。

但俗話說的好,胳膊擰不過大腿,糧商們沉默幾天之後到底還是同意了。

不同意又能如何,人官兵都到門外等著了,同意了也只是把糧食借出去一年,到時候糧食還在,還能免稅以及不用擔心未來幾年糧食的運送問題,若是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