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還真能與朝廷硬著來?
誰都知道如今暫攝朝政的是寒老爺子,誰也不懷疑寒老爺子有沒有這個決斷對那些硬骨頭下手。
江南的糧商們無奈之下,只能也跟著點頭,將自家的糧食老老實實的上交了。
別以為能瞞報自家糧食數量,人家朝廷的人上門時就帶了本小冊子,裡面可是將各家糧行的糧食數量記了個清清楚楚,差點以為自家是不是出了內賊。
也是到這時,江南的老牌糧商們才發現了另一個讓他們氣得差點吐血的事實。
那家新開的糧行別看響應朝廷號召最是積極,但他們那時幾乎已經將手裡的糧食賣空了,上交的糧食對比那些老牌糧行來說連個零頭的零頭的零頭都算不上,可把其他糧行的東家給嘔得。
江南的糧商們都帶了頭,大武朝其他地方的糧行們就算再怎麼不情願,自然也只能響應號召。
於是,朝廷缺糧的情況就這樣得到了緩解。
朝廷有了糧食,接下來自然是開倉賑災,有了朝廷出面,那些躲避災荒的難民們自然也看到了生機。
在這個年代,若是呆在家鄉能有活路,又有幾個人願意如此離鄉背井的在外乞討?
所以接下來各地又興起了一波、波難民返鄉潮。
糧價下降,難民返鄉,困擾了各地百姓們幾個月的難事似乎一夕之間就盡數得到了解決。
一出手就將這樣的大事辦得漂漂亮亮,在朝廷百官及百姓們心裡,寒老爺子自然是威望大漲,聽說江南等地那些得了活路的難民們返鄉之後有不少都在家中給寒老爺子立了長生牌位,早晚三柱香的供著。
更有那膽子大些的百姓,甚至都在心裡暗暗嘀咕,寒老爺子行事,可不就比那宮裡的皇上還要有章法些麼。
藉此一事,無論是朝中還是民間,寒老爺子的威望都無人能及。
當然了,也並不是說寒老爺子這樣就能得了朝中百官的一致擁護,在官場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油子誰不是長了幾個心眼,寒老爺子明明有這麼有效的賑災之法,先前皇上為此犯愁時可也沒見他提出來,莫非打的就是這主意?
但這些話那些人也就只能放在心裡,最多就是三兩個有同樣想法的人聚在一起暗暗嘀咕幾聲,誰叫朝中如今是寒老爺子領了聖旨暫攝朝政呢?
而在百姓們心裡敬若神明的寒老爺子,這時正在寒府書房裡與寒凌及鳳止歌討論著之前一段時間的計劃實行情況。
沒錯,強制向糧商們借糧,這個主意本就是鳳止歌先提出來,再由寒老爺子一力完成的。
其實以鳳止歌如今手上捏著的糧食,是完全足夠讓大武朝度過這次難關的,不過她的這些糧食也都是用鳳儀軒這些年的盈利真金白銀換來的,要說讓她無償拿出來賑災那自然是不可能,而且她手裡的糧食還要留作他用,所以這才想了這麼一出借糧的把戲來。
事實證明,鳳止歌的想法無疑是極好的,基本上沒用到她手裡的糧食,朝廷也只不過是免了三年的稅,讓閒著沒事的官兵接三年的護送任務,不也一樣將這災荒度過了嗎?
寒老爺子笑看著鳳止歌那張年輕的面容,心裡既驕傲又得意,他的素素自打出生起就格外的聰慧,比之這世上最優秀的男兒也絲毫不差。
若是素素是個男兒……
才華、膽識、謀略、在軍中將士心裡的威望都遠超趙天南,當年這天下根本就不會有趙天南什麼事。
想起趙天南當初所做的事,寒老爺子眼裡就不由泛出冷芒,素素回來前他怎麼也查不到當年在宮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素素與他相認之後又一直刻意不提及這個問題,他也是直到近來才知道了當年的情況。
都怪他當初看走了眼,沒想到趙天南會是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