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秦始皇統一中國,“ 逼逐匈奴,威震殊俗,匈奴之流徙極遠者往往至今歐北土……彼等稱中國為秦,歐洲諸國亦相沿之而不改”。秦的英語音譯也就是中國。中國人又稱為漢人,中國的語言稱漢語,國外研究中國學問的專家稱之為漢學家,日本將中醫也叫做漢醫,那麼,漢又是怎麼來的呢?劉邦在秦亡以後,被項羽封地在陝西漢中,為漢王。劉邦數年後擊敗了項羽,當然就在西安建立了漢朝。漢朝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鼎盛,開闢了絲綢之路,絲綢人都自稱為漢家臣民。西方諸國因此就稱他們為漢、漢人,沿襲至今。而歷史進入唐代,中國社會發展又是一個高峰期,絲綢之路更加繁榮,海上交通與國際交往也盛況空前,海外諸國又稱中國人為唐人。此稱謂一直延續,至今美國的紐約、舊金山,加拿大的溫哥華,巴西的聖保羅,澳大利亞的墨爾本,以及新加坡等地,華僑或外籍華裔聚居的地方都叫唐人街。
世界對於中國的認識都起源於陝西和陝西的西安,歷史的座標就這樣豎起了。如果不錯的話,我以為要了解中國的近代文明那就得去北京,要了解中國的現代文明得去上海,而要了解中國的古代文明卻只有去西安了。西安或許再也不能有如秦、漢、唐時期在中國的顯赫地位了,它在十八世紀衰弱,二十世紀初更是荒涼不堪,直到現在,經濟發展仍滯後於國內別的省份,但它因歷史的積澱,全方位地保留著中國真正的傳統文化(現在人們習慣於將明清以後的東西稱為傳統,如華僑給外國人的印象是會功夫,會耍獅子龍燈,穿旗袍,唱京劇,吃動物內臟,喝茶喝燒酒等,其實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的東西在漢唐),使它具有了渾然的厚重的蒼涼的獨特風格,正是這樣的靈魂支撐著它,氤氳籠繞著它,散發著魅力,強迫得天下人為之矚目。
老西安(3)
十五年前的一個禮拜日,我騎了腳踏車去渭河岸獨行,有一處的墳陵特別集中,除了有兩個如大山的為帝陵外,四周散落的還有六七個若小山的是那些伴帝的文臣武將和皇后妃子的墓堆。時近黃昏,夕陽在大平原的西邊滾動,渭河上黃水湯湯,所有的陵墓被日光蝕得一片金色,我發狂似的蹬著腳踏車,最後倒在野草叢中哈哈大笑。這時候,一個孩子和一群羊就站在遠遠的地方看我,孩子留著梳子頭,流一道鼻涕在嘴唇上,羊鞭拖後,像一條尾巴。我說:“ 嗨,碎人,碎人,哪個村裡的?”西安的土話“ 碎”是小,他沒有理我。“ 你耳朵聾了沒,碎人!”“ 你才是聾子哩!”他頂著嘴,提了一下褲子,拿羊鞭指左邊的一簇村子。關中平原上的農民住屋都是黃土板築得很厚的土牆,三間四間的大的入深堂房是硬四椽結構,兩邊的廂房就為一邊蓋了,如此形成一個大院,一院一院整齊排列出巷道。而陵墓之間的屋舍卻因地賦形,有許多人家直接在陵墓上鑿洞為室,外邊圍一圈土坯院牆,長几棵彎脖子蒼榆。我猜想這一簇一簇的村落或許就是當年的守墓人繁衍下來所形成的。但帝王陵墓選擇了好的風水地,陰穴卻並不一定就是好的陽宅地,這些村莊破破爛爛,沒一點富裕氣象,眼前的這位小牧羊人形狀醜陋,正是讀書的年齡卻在放羊了!我問他:“ 怎麼不去上學呢?”他說:“ 放羊哩嘛!”“ 放羊為啥哩?”“ 擠奶嘛!”“ 擠奶為啥哩?”“賺錢嘛!”“ 賺錢為啥哩?”“ 娶媳婦嘛!”“ 娶媳婦為啥哩?”“ 生娃嘛!”“ 生娃為啥哩?”“ 放羊嘛!”我哈哈大笑,笑完了心裡卻酸酸的不是個滋味。
關中人有相當多的是守墓人的後代,我估計,現在的那個有軒轅墓的黃陵縣,恐怕就是守墓人繁衍後代最多的地方。陝西埋了這麼多皇帝,輔佐皇帝創業守成的名臣名將,也未必分屬江南、北國,倒是因建都關中,推動了陝西英才輩出,如教民稼穡的后稷,治理洪水的大禹,開闢絲綢之路的張騫,一代史聖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