遄髯急福�笠蚴灤苟�餷逋⑼��K�緩們憊橄繢鎝淌欏�1911年,他參加了震驚中外的武昌起義,並任湖北督軍府參謀。辛亥革命失敗後,他又追隨孫中山參加護法運動。但由於軍閥政客的排擠,孫中山後來被迫離開軍政府,護法運動亦宣告失敗,這給熊十力以很大打擊。他目睹“黨人竟權爭利,革命終無善果”,內心非常痛苦,常常“獨自登高,蒼茫望天,淚盈盈雨下”,遂於1920年決絕仕途,一心向學,他後來自稱“決志學術一途,時年已三十五矣,此為餘一生之大轉變,直到再生之期”。
他曾借住在一座破廟內靠教授蒙館過活。當時他已成家,一度窮窘到無替換的衣褲的地步,沒有辦法,只有夜洗日穿,晚上褲子就掛在廟裡的菩薩頭上。
熊十力立志學術雖晚,但由於少年好讀,學術基礎紮實,乃得以大器晚成。1920年夏,他進入南京歐陽竟無主持的支那內學院拜師學佛,研修唯識論。歐陽競無是中國現代最有名的佛學大師,被稱為中國佛學的正宗。熊十力得歐陽競無指導,加上日夜窮探苦索,讀盡了內學院的藏經,並撰成《唯識學概論》,令歐陽大師對之刮目相看。他被從開始所在的“大眾部”安排到“上座部”,有了中國佛學界高人之譽。歐陽競無大師開始指導他系統地研究佛學的不朽鉅著——《成唯識論學記》,他也被學術界認為可能是歐陽大師衣缽傳人。但這時熊十力卻又經歷了他人生的一大轉折。經過對佛學的研究,他認為他對佛學“有所不能同”,認為為人立國之道須以儒學為主體,由佛入儒,並融會儒佛。於是他開始寫作《新唯識論》(初名《境論》),批判唯識。這時恰好蔡元培南下內學院,看見熊十力《境論》稿,大為驚歎,稱熊氏乃二千年來以哲學家之立場闡揚佛學最精深之第一人,並即決定約熊為北大講師。熊十力認為在內學院已學不到什麼,便辭師而去。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3。哲學狂者——熊十力(2)
1922年熊十力到北大接替梁漱溟講唯識論。梁本極力推薦熊,但一看熊到北大即講新唯識論,駁斥歐陽大師的觀點,梁漱溟一面十分佩服,一面後悔莫及,以為熊氏唯識非正宗。不過雖然梁、熊學術觀點不同,卻能成為終生摯友,此又可稱為一段士林佳話。不僅與梁漱溟是如此,熊十力與黃季剛、馬敘倫、胡適之、張東蘇、張申府、湯用彤、蒙文通、張君勱、馮友蘭、金嶽霖、朱光潛、錢穆、賀麟等人,也都時相過從,切磋學問,尤其是與林宰平曾在一段時間裡交往甚密。以他自己的話說:“無有睽違三日不相晤者。每晤,宰平輒詰難橫生,餘亦縱橫酬對,時或嘯聲出戶外。漱溟則默然寡言,間解紛難,片言扼要。餘嘗衡論古今述作得失之判,確乎其嚴,宰平戲謂曰:‘老熊眼在天上。’餘亦戲曰:‘我有法眼,一切如晝。’”更有趣的是熊十力與同鄉人廢名(即馮文炳,文學家)的交往。據他自己回憶說,兩人一相遇,必是唇槍舌劍,各不相讓,始則面紅耳赤,大叫大嚷,繼則扭成一團、拳腳相加,最後是不歡而散,然而過一二日再聚時,則又談笑風生,和好如初。這種詰難攻訐的論學方式,使熊氏得益匪淺,他的許多論點就是在這種辯難中產生和完善的。
熊十力自1922年到北大,1954年退休,其間除到武漢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等任課外,主要時間在北大哲學系任教,曾經六進六出北大,可謂是北大不折不扣的“老”大師。
熊十力的主要學問是哲學,具體的講是佛學和儒學。20世紀20年代熊十力盡管否定了唯識論,由佛轉儒,但他並沒有放棄佛學的研究。如1926年出版的《因明大疏刪注》和1937年出版的《佛學名相通釋》都被行家視為佛學的權威著作,對佛學的貢獻極大。熊十力最有影響的著作是1932年10月出版的文言本《新唯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