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得下,對這樣的指責當然也可以假裝沒聽見了。

行文至此,可能給了人一種誤解,認為我是要宣揚苟且偷生的“精神”吧?其實不然。

我以為,生命是抗爭的最基本的前提,失去了生命就等於徹底失去了抗爭的資本,人去萬事空,你只能到閻王那兒去做“有骨氣”的鬼了。相反做“怕死鬼”反而就不那麼快成鬼,而既然沒成鬼就什麼都好辦,留得小命在,何愁沒有出頭之日?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嘛!

這裡有個關於韓信的故事很著名,也不用我說,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我不知道韓信是否聽到過“嗟來之食”這個典故,此故事記載於漢代的《禮記·檀弓》,講的卻是戰國時齊國的故事,因此很難判斷韓信生前是否知道這個典故。但可以清楚的是,韓信沒有隻顧眼前的榮辱,他選擇了忍受屈辱才得以有後來的出頭之日。

為什麼突然要講這些呢?因為我覺得,中國當代的年輕人最缺乏一種像韓信那樣忍辱負重的精神,遇事不夠成穩,總是太沖動太感情或義氣用事。

其實,這樣說還太籠統,據我觀察,這中間還有層次之分,第一層情況,往往連受“辱”和正當的批評都分不清楚。有些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幾句,馬上氣得不行,覺得受到了“凌辱”,回家玩起自殺的遊戲了;有些剛畢業工作的尖子生,由於經驗不足辦壞了事,被領導訓了幾句,馬上委曲的不行,覺得受到了歧視,轉眼對前程失去了信心,趕緊喝下一大瓶安眠藥。。。這就是我們現在的青年,嗚呼,好一群“有骨氣”的孩子。依我的淺見,這都是由於當代的獨生子女從小受溺愛,很少受批抨很少經歷挫折有關。

第二層情況更常見,就是通常講的“臉皮薄”,這點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經常是別人很無意的一句話會讓你感覺傷了自尊;或者明知道是自己錯了,面對批抨還是不能接受,形成這種情況我覺得是因為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很怕別人來否定自己,而自己也不能很堅定地來肯定自己。據說國外有一種訓練營銷人員的方法,就是把一名被訓練者叫到臺上,然後讓其它的被訓練者包括教員一起用各種各樣的話語對其進行諷刺譏笑謾罵,直到有一天他對這些能夠做到面不改色就算過關了。這個方法聽來挺有意思,雖然作為訓練營銷人員,它的目的是很功利性的,但如果我們拿來加工一下沒準可以變成一種很好的挫折教育的手段,哪位有興趣可以嘗試一下哈。

第三層就是最終的對“忍辱負重”的要求了,旨在讓人人成為韓信。做到這一層的確不容易,它是需要建立在遠大的抱負之上的,沒有“負重”便很難有“忍辱”的動力和信念支撐。而時下的廣大青年同仁是否都有很遠大的抱負呢?我想小學時代都有吧,人人都想當科學家哲學傢什麼家的。如今呢?經歷了中考,高考,就業的種種波折,夢想似乎已經變得遙不可及,是否還有許多人懷著它呢?我不得而知,但我看到的人們都很現實,找工作,買房子,成家,還房貸,這麼一折騰完,半輩子差不多就過去了,想起兒時的夢想恐怕早已力不從心了。或如偶有胸懷大志者,一心想要幹出一番事業再成家,這時身邊的親朋好友,家中的年邁父母就會天天在耳根嘮叨,直至搬出不孝的罪名,讓你不得不從,特別是在你事業還沒有起色的時候,更是內外受煎熬,引來種種非議。唉,由此可見,忍辱負重真的是艱難的很啊!

不食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