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顏良、文丑匯合在一起了,也不追趕,受降一下敗兵,徑自回去覆命了。
且說,公孫瓚撇下關張二兄弟之後,帶著自己人馬,逃走之後。路遇張遼的埋伏,差點全軍覆沒。
後來還是劉備不放心自己弟兄,讓嚴綱借給自己五千人馬,在後面跟著。遇到了公孫瓚,才救了他一條小命的。路上又遇到了關張二人和自己兵馬的。
於是就匯合一起,護送公孫瓚回大營的。張遼見此也不追趕,回營覆命,一夜無話的。
連輸了兩陣,公孫瓚有點惱羞成怒了,準備拿出全部實力,和袁紹一決雌雄了。
次日,公孫瓚將二萬大軍分給關羽、張飛帶領,軍馬分作左右兩隊,勢如羽翼。
遣大將嚴綱為先鋒,帶著一萬白馬義從,公孫瓚自領中軍,立馬橋上,傍豎大紅圈金線帥字旗於馬前。讓劉備引著本部人馬,於後接應。
袁紹八萬兵馬齊出,令顏良、文丑為先鋒,各引兵馬五萬,亦分作左右兩隊。令在左者抵擋公孫瓚右軍,在右者抵擋公孫瓚左軍。
再令趙雲引步兵兩萬,列於陣中。袁紹自引馬步軍數萬,和張遼等於後接應。
公孫瓚軍從辰時擂鼓,直到巳時,紹軍不進。
嚴綱按捺不住,帶領一萬白馬義從,鼓譟吶喊,直取趙雲。
趙雲見嚴綱兵來,讓士兵都伏而不動。直到來得至近,大手一揮,弓弩手萬箭齊發。
白馬義從,本來是很厲害的,但是遇到了剋星弓弩手,一樣要飲恨的。頓時陣型大亂,死者很多。
嚴綱知道中了埋伏了,急忙引軍回去,卻被趙雲持槍立馬,刺死於馬下,公孫瓚軍大敗。
左右關張兩軍,欲來救應,都被顏良、文丑帶著兵馬擋住了。
紹軍並進,直殺到界橋邊。趙雲馬到,先斬執旗將,把繡旗砍倒。
公孫瓚見砍倒繡旗,回馬下橋而走,和劉備匯合一起的。
趙雲引軍直衝到後軍,正撞著公孫瓚、劉備,挺槍躍馬,直取他們。
二人,對視一眼,舞動兵器,雙戰趙雲。
面對車輪戰,趙雲怡然不懼,很隨意的和他們交戰在一起,看起來還沒有出全力的。
公孫瓚、劉備也知道這情況,心中著急,不知道怎樣脫身的。
突然,聽得山背後喊聲大起,閃出一彪人馬,為首大將,乃是公孫越。在老家修養了一段時間之後,怕大哥有失,就盡起大軍,過來接應。
公孫瓚見了大喜,合兵一處,來戰趙雲。
白馬義從見到主公還在,自家救兵到了,也彙集在一起,交戰趙雲兵馬的。
趙雲見敵軍勢大,陣營漸起,不由得皺了一下眉頭,知道這樣下去會敗的。
於是當機立斷,長槍一揮,示意大軍退後,他自己一個人斷後。趙雲手下士兵領命,保持陣營緩緩而退。
公孫瓚見此,不明所以,也被袁紹殺怕了,懼怕有埋伏的,因此不加追趕的。
公孫瓚回頭就讓傳令兵,鳴金收兵,退守大營的。
傳令兵領命,不一會關張二人帶著大軍回到了公孫瓚身邊,只是少了大將嚴綱,估計凶多吉少的。
見此,公孫瓚當下,不敢耽擱,匯合眾將,領著大軍回自己大營了。堅守不出,和袁紹對持於磐河。
袁紹自收兵回營,慶祝去了,此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