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家商行的東主夠資格來拜會太保的都是身家雄厚之流,隨便的敬獻拿出來都是價值不菲,聽著宣報禮單時,各家東主都是面露矜持之色。
要知道崇禎十一年時,盧象升率十萬宣大兵馳援京師,皇帝不過賞三萬銀,餘物皆無,什麼牛羊豬雞和糧食馬料樣樣欠奉,弄的宣大兵來勤王卻是無糧,如果不是張守仁接濟了一些糧食,怕是要餓死不少。
這年頭,什麼都沒有牛羊豬雞和糧食重要,這些大商人出手可是比皇帝還大方的多,露出一點驕矜之色,倒也不算什麼。
張守仁卻沒有注意聽這些數字,只是看向張世強,待看到張世強微微搖了搖頭之後,他便只是向這些東主微微點頭,隨口道:“帶他們下去喝茶。”
說罷,轉身便進了簽押房。
“這……”
一群大商人都是有點震驚,到他們這樣的地位已經可以交遊官府和官紳世家,引為奧援之後就等於有了護身符,可以和地方官員打一打擂臺,地方上上到巡撫,他們也就是打個躬就完了,佈政參議和知府,彼此互相稱一聲老先生,互相作揖問好,如同世交好友,若是普通的州、縣,則要俯就他們,對他們恭敬有加,張守仁的地位雖高,此番對他們卻是有點兒過於不放在心上了。
一群商人都是有被折辱之感,不少人面紅耳赤,深悔此行。
此前因為濟南商行的事,商人們覺得大將軍太保大人對商人的苦衷有所瞭解,並不歧視,所以大家才這麼巴結,如果知道是這般情形,絕不會上門來自取其辱。
“太保非是慢待各位,只是心中失望而已。”
眾人不滿,張世強卻是微笑著道:“太保建議各位仿造濟南例,成立商行,確立行規,罷棄牙行,各位為什麼不肯照例施行呢?”
一聽這話,所有商人都面面相覷,一時之間,卻是不知道如何作答是好。
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
張守仁的商行制度明顯要改革和擴大,將涵蓋整個商界,從大的商行到關係到民生的菜農和糧商甚至是小鋪子都納入其中,瞭解其打算的商人,一則是擔憂以後被控制,二來害怕將來會比牙行的負擔更大……現在太保是不要大家的銀子,但從登萊的訊息來看,太保從來沒有保證過不收商稅,相反,在浮山的商行都是得到過暗示或明示……現在不收商稅,杜絕稅卡,是作養中小商人的元氣,並且促使大商行做大做強,使魯商能夠和徽商淮商晉商打擂臺……總之就是蓄積資本。
待數年之後,整個山東經濟活躍,民間貿易到一定程度之後,商稅是肯定會收取的。
有如牙行就是大明的地稅,從不上繳朝廷一樣,將來給大將軍繳納的商稅肯定也是用來養兵,而不是上繳給朝廷的正稅。
這個倒也沒有什麼,大明的商人向來就是善於在夾縫中生存。
他們和士紳結為一體,互相轉換著身份,善於逢迎上官,也善於打造和改良自己的形象。其實在明初時,商人形象在刻意的宣傳下十分不佳,但在明中期之後,各種禁令和思維方式放開,商人已經漸漸成為一股強大的民間勢力,可惜朝廷抱殘守缺,根本無視民間的任何改變,既然國家無視商人,那麼商人對國家和朝廷缺乏忠誠也就不奇怪了。
但現在臨清的這些大商人對張守仁的力量還充滿著懷疑,他們和濟南的情形不一樣,兩年多前張守仁在濟南等於是一手遮天,他以強悍的軍事力量直接就統治了濟南,同時又有利豐行秦東主等老關係的強力支撐,加上有浮山鹽利為商業手段,在很短的時間裡將外來勢力驅逐,所用的手段是十分血腥和殘暴的……事後來說,當時的濟南暴亂,很多商人和士紳遭殃,這其中是不是有張守仁故意放縱,是不是有他的影子在其後,也是難說的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