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部分

擔心。徐循點了點頭,又問道,“米翰林家裡,就他一人得了瘧疾?”

“也不是,那街坊裡已經有幾戶得了的,奴婢過去時,正遇上街坊良醫出診。”邱大德道,“不過米翰林病況還行,聽其意思,再吃幾貼藥也就能痊癒了。”

瘧疾就是如此,一旦發作就是一個街坊一個街坊,而且越是天熱、潮溼,發起來就越快。徐循小時候家裡就發過一次,嚇得徐師母拖兒帶女回了孃家,在山裡躲到了中秋節才回來。概因小兒體弱,一旦染上了很容易夭折。徐循現在膝下一雙兒女,如何不擔心這個?聽說米翰林病情輕,料應無妨,方才放下心來,放過此事,繼續預備端午節。

誰知道,這種事病起突然,真是防不勝防,當晚還好好的呢,第二天便有傳言,說是外廷有內侍開始打擺子了,第三日邱大德上值時候,顏色就不對:他之前被派去探望米翰林,難免留心瘧疾訊息,生怕自己也染上了,據他說,景山西面一排屋子,已經有七八個發病的了。

“打擺子這病,起病最快,”劉太醫立刻就被叫到宮裡來了,皇帝也被徐循請來,他是在軍中呆過的人,一聽徐循述說就沉了臉,現在聽劉太醫回話,也是一臉擔心。“若是間日,那倒無妨了,多數還好,若是三日瘧,那就兇。如今宮裡諸位,看來還是間日瘧,只要按時用醫用藥,料應無妨的。”

徐循本來還糾結呢,這回可好,不用選了,她乾脆道,“好,那就把此事交給劉太醫了。”

她看了皇帝一眼,見皇帝沒說話,便道,“內安樂堂那兩個大夫,實在庸碌不堪,當此絕對不能信用。內廷多人聚居,一旦病情擴散,後果難以設想。我意將他二人撤換,以你和周太醫為主——”

又扭頭道,“大哥,你看如何?”

皇帝點頭道,“如此也好,另外有什麼可以預防的湯藥也熬煮出來大家分食——先給孩子們吃些。”

他有些心神不寧,嘆了口氣又道,“你先做主吧,我到文華殿那邊去。”

他這估計是要去開內閣會議,佈置防疫工作了。徐循也不詫異,雖然應對瘧疾似乎是毫無辦法,但好歹要搞搞,不然真的流行起來,北京城簡直要臭氣熏天了,更不知道這一次要死上多少人。京城的火災、水災和疫病,皇帝一直都是很掛心的。

送走皇帝,徐循和劉太醫商量片刻,便定下方針,她直接手書一令,派人到內書堂把那些沒畢業的醫科生調來,隨劉太醫一道去接管內安樂堂。

正文 第232章 疫病

不論那兩個大夫是如何想的;皇貴妃手令一下;還能有什麼異議不成?一個時辰後有人回報:劉太醫、周太醫已經在內安樂堂把現有的病人都扶過脈;開了藥了。其中病情的確重的也給安排了單獨的養病小院子。這也是為了防疫著想,畢竟任誰都知道;體弱的人是最容易受疫病侵襲的了。

就徐循所知道的;疫病就有瘧疾、痘疹(各種)、鼠疫、爛喉丹痧、傷寒、霍亂等等;她自己就經歷過一次瘧疾;但是徐家祖上也是在改朝換代的大亂中存活下來的,徐先生出生的時候,國朝已立,但徐循的祖父和祖母;都是在亂世中存活下來的。當時兵荒馬亂,民間疫病也多;徐循聽徐先生偶爾談起,有些故事簡直如同噩夢一般。什麼就是在你去過的某宅,從前曾經發生瘟疫,有個敗兵染病了沒治,打水時一頭栽下去,死在井裡,旁人沒發現,喝了井水後紛紛染病而亡,一戶人全死絕了等等等等。後來雨花臺鬧的那次瘧疾,也帶走了她的好幾個小夥伴,不過官府在這所有的故事裡都和不存在是一樣的,當時徐師母還憂慮過,害怕要是雨花臺的瘧疾鬧得太厲害,官府可能會關城門,不許雨花臺方向的人進城等等。

民間如此,主要是因為沒有醫生,當然宮裡就不一樣了,劉太醫、周太醫都是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