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此時,兩人走的非常慢,而郭嵩燾更是不時的皺著眉頭,今天漢王的每一句話,在他震驚之餘,更是發人心省。
“秦國的二世而亡,固然令人警醒,可漢隨秦制,其實只是將“愚民”之道加掩飾罷了,漢宣帝為了教育”仁柔好儒“的太子,說了”霸王道雜之“的明言。而後來董仲舒為討漢武之歡喜,篡改儒學之本,由此也就有了“儒表法裡”之說,就是以儒家構建社會綱常、忠君等思想以及秩序。以儒家標榜的仁義道德為統治合法性建立基礎並增進認同,而法律、行政等政治實踐,則延續秦律中的法家之學,也就是”漢承秦制“而法家思想中對“愚民”有著豐富而充分的論斷,“民弱而國強”是其核心思想。表面上代王朝說的是儒家仁義,可是制度上卻是法家馭民使用的霸術。”
這也是儒家成了“愚民之學”的原因,這是因為法家作為政治、行政體制的核心思想,普通大眾接觸並不多,這些黑暗的內容都是統治階級秘不示人的“法寶”,人民只能看到統治者宣揚的儒家仁義道德,而發現自己被愚弄後,就會認為是儒家思想愚弄了他們,所以說儒家愚民是不對的,儒家是為法家的愚民思想背了黑鍋。
“也就是從董仲舒為討漢武之喜,迎合其用,新增了“三綱五常”以為其統治篡改儒家學說起,孔孟時代儒家的內容也在不斷地被各個朝代的君王修改或者曲解,而至高皇時,高皇看到《孟子》的時候,看到民本思想時候,勃然大怒,憤怒地下令從書中刪去大約相當於《孟子》全書三成以上的內容,這種刪減確實是儒家一步步淪為統治者的統治工具,並透過科舉制度傳遞給更多知識分子“奴性”,成為愚民的方式之一,”
“陛下……”
若是說先前是驚訝,那麼在聽到漢王提及高皇刪改《孟子》時,郭嵩燾更是被嚇了一跳,就在他欲為朱元璋辯解時,朱宜鋒伸手打斷他說道。
“雲仙,高皇當年刪除非孟子原文85條,將剩下100多條,編了一本《孟子節文》,雖說專門規定,科舉考試不得以被刪的條文命題。但是卻未強刪令天下《孟子》,只是規定不考《節文》之外的文章,是為了讓大明政權千秋萬代永世不倒。如此,亦可理解……可,他並沒有想到,中國正是毀於其刪書之舉!”
今天是年三十了,祝各位書友,今天都能領到大紅包,在新的一年裡,事事大順、萬事如事!一年難得一個春節,這幾天,無語很難做到加更了,希望大家理解,一是身體,至於這二,大家也知道,春節假放假比不放假還忙,能不斷更,已經拼了老命了。厚顏求票吧!(未完待續。。)
第450章 離經叛道(三)
“他這麼做卻給後世做了一個很不好的榜樣!”
對於中國人而言,很難直面自己先祖犯下的錯誤,大多選擇“為長者諱”。但是朱宜鋒並不在乎這些。他本身就是一個實用主義者,當已經不需要再用朱家的名頭為自己謀取利益,甚至需要推翻一些東西的時,自然也應該直面其犯下的錯誤,更何況,這會給外人制成一種假想連自己的祖先犯的錯都可以指出,那麼面對類似的錯誤,誰還能再說出一個“不”字。
但是當這話聽在郭嵩燾的耳中,讓他渾身勐然一顫,為人臣者,有些話甚至連聽都不應該聽。
怎麼辦?
猶豫間,郭嵩燾的眼前勐然一亮,連忙開口說道。
“殿下,刪書者焉止高皇,秦無道方才“焚書坑儒”,高皇刪書之後,實是聖人之道!”
為了給朱元璋洗地,郭嵩燾甚至不惜搬出聖人來。
“聖人得帝魁之《書》三千三百三十篇,刪定一百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侯》。而高皇帝刪書亦是合聖人之道……”
郭嵩燾的話讓朱宜鋒心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