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恩浩蕩,那還不得百感交集,恨不能肝腦塗地以報君恩!
但李佑將會怎麼想,群臣如今都不敢說自己可以猜得出。不過同時又對李佑產生些許羨慕,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羨慕的是,這說明李佑在天子心中有一定位置的。不然天恩沒有那麼廉價,這既是給別人看的,也是給李佑自己看的,讓李佑安心去鎮守地面,不要心懷怨憤。
若說天子年少不更事,那也至少說明天子身邊有人力捧李佑,天子受了影響,近乎簡在帝心也。
可是天子身邊近臣與李佑關係都不大好,聽說那幫人在南巡到揚州時被李佑挨個羞辱打臉,大部分朝臣心底對此還是喜聞樂見的。想來想去,很多人都猜測起一個人,歸德長公主…
第二羨慕的是,今後李佑出行時能夠張羅打傘的威風,在京城堪為皇家之外的獨一號了…
忽然此時又有給事中站出來,大聲奏道:“臣彈劾文華殿大學士袁立德排擠他人,以私心離間君臣!”
景和天子正要說什麼,忽然殿外有內監進來,認得是慈聖宮那邊的。如今天子剛剛親政數日,很多事情尚未完全交割完畢,所以錢太后要等到徹底結清了才可以退養。
這個內監帶來了錢太后的口諭:“袁立德私心太重,行事多以一己偏好,不宜重用為次輔,武英殿大學士彭春時年高望重,可以補為建極殿大學士次輔。自今日起,哀家不再理政事,一切皇上自可做主,亦望群臣盡心輔弼。”
整個文華殿中登時充滿了竊竊私語。太后擺明了講,此乃她臨退前的最後一詔,所以分量不輕,天子出於孝道和慣例,應該要接受。
但是這個詔書卻提了彭閣老為次輔…群臣又想起了大諫議時,彭閣老被懷疑與太后有勾結的事情,現在看來,還真有可能。
太后的諭示很明顯。這個時候說袁閣老私心重,顯然指的是袁閣老排擠李佑的事情。
李佑在太后眼裡是什麼角色,大家都清楚,太后為了提拔彭閣老,居然不惜站在李佑這邊貶低袁閣老。到了這個程度,要說彭閣老與太后沒有勾結,誰也不能相信。
彭閣老驚訝的老臉都變形了,他的行情一直走低,對次輔之位沒報多大希望,誰能想到太后憑空忽然出了這麼一道旨意?這下他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袁閣老更是憤怒的不知該如何是好,誰能告訴他,這是為什麼?是哪裡出了問題?他排擠李佑難道做錯了不成?當日全部閣臣都同意的!
天子看了看彭春時,又看了看袁立德,對傳旨內監道:“謹受母后之命。”
聽到這句,群臣不由得暗暗驚呼,這廟堂之上當真詭異莫測,今天又是一出讓人云山霧罩、不容易看懂的大戲。
只有一點很明白,這袁閣老好像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啊。他排斥李佑,結果又因為這個成了把柄,導致輕易喪失次輔寶座。
看來這李佑確實邪門,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人不在此,也能引發大事端。未完待續'(m)無彈窗閱讀'
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求月票!)
君無戲言,剛剛下發兩天的詔旨沒有收回的道理,那樣也太過於兒戲了。所以景和天子只能重新再下一道詔旨,賜予李佑若干恩典作為補償,抵消前一個詔旨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在景和天子心中,已經將誘使他擺烏龍的一干老臣特別是袁閣老抱怨起來,他們這也真是無事生非!
在不明真相的人眼裡,剛剛親政沒幾天便將類似於東宮舊人角色的大臣排擠掉,這樣的天子只怕是個不可靠的政治低能罷。就算施展卸磨殺驢兔死狗烹之類的權術,也不能選在這個時間段。
中極殿大學士徐首輔步出文華殿,望著九月豔陽天,倍感苦逼的長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