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說出了這句話,一隻手負在身後,另一隻手不斷地捋著鬍鬚,臉上的表情十分自豪,顯然是覺得自己出了一個錦囊妙計。
這就是建文帝所倚重的方孝孺先生的謀略,他自以為是地認為用這種幼稚的,騙三歲小孩子的方法就能克服強敵,實現自己的目的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建文三年的時候,燕軍攻略邯鄲大名府,朱棣聽說朱允已經罷免了齊泰和黃子澄,就假意上書請求朝廷停止軍事行動,這個時候方孝孺就給朱允出了兩條計策,第一是假意答應他,並赦免他的罪,讓他立刻撤軍回北平,等他回軍的時候,趁機偷襲他。
第二是寫了幾道秘密詔書給出使燕軍的使臣,讓他在燕軍中秘密散發,以禍亂燕軍的軍心。
當然,朱棣最後沒有聽朝廷的命令,那位使者到了燕軍大營之後,就將詔書藏匿了起來,不敢散發,他可不是傻子,就憑你兩句話,那些跟朱棣一起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造反的人就會相信?就會跟你一起反朱棣?
人都是有腦子的,你嘴上說既往不咎,等我們投降之後在算後賬怎麼辦?更何況,建文三年的時候,朝廷對燕王形不成絕對的優勢,他們跟著燕王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投降了朝廷就是低人一等的反賊,只能苟延殘喘。人做選擇的時候,利益才是第一位的要素,若是讓他們放棄跟著燕王的榮華富貴去投降朝廷做苟延殘喘的反賊,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即朝廷已經對燕王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他們順從就會死,朝廷若是沒有實力將他們逼到無路可走,他們是不會走這條路的。
還有一次也是建文三年的時候,燕兵攻略沛縣,燒燬糧船,朝廷處於劣勢。這時候方孝孺就向朱允建議,利用朱高熾和他弟弟的矛盾,策反朱高熾,許以封王,最後,朱高熾將看都沒有看詔書,就將詔書和使者一齊綁來送給了朱棣。
方孝孺能想出這種辦法來禦敵,實在是不知道他的腦袋裡裝的都是什麼?先不說朱允和朱高熾只是堂兄弟,論血統關係,怎麼能比得上他和朱棣的父子關係?就拿當時的形勢來說,明明是朝廷打了敗仗,處於劣勢,朱高熾是世子,就算朱棣打下了江山,就算朱棣不喜歡他,就算朱棣很喜歡朱高煦,那朱棣也不得不立朱高熾為太子。
因為這是朱元璋定下的規矩。而朱棣起兵靖難所打出的旗幟就是恢復祖制,你連關於皇位繼承法的這條最重要的祖制都不恢復,還談什麼靖難?還談什麼清君側?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朱高熾放著十分有希望的太子之位不坐,非要背上一個背叛父親的罪名去給你做一個藩王,那才叫腦子進水。
更何況,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去背叛自己的父親來換取榮華富貴,都是相當令人鄙視的,一輩子活在別人的鄙視與唾棄之中,就算是封了王又有什麼意思?
這就是方孝孺,他自認為讀過幾年書,就將史書中經書記載的那些所謂的錦囊妙計,三十六計都生搬硬套過來,用在不合時宜的地方。
他不知道的是,那些令他心馳神往,崇拜萬分的古人的神機妙算的智慧,大部分都是編出來的。不說別的,就說裝瘋裝病裝弱小這一招,在歷史上出現了多少次了?孫臏用過,劉秀用過,司馬懿用過,還有很多人用過,可問題是這些史書中的主角們一用就能成功,那些反派們在這一刻似乎都集體失憶,忘了之前的教訓,智商都直線下降,乖乖地鑽進了主角設定的很不高明的陷阱裡。這不是編的是什麼?
方孝孺是讀了不少書,但都是不帶腦子讀的,書上說什麼他就信什麼,絲毫不加懷疑,這樣讀書的人,肯定是要被那些編書的御用文人,以及以不可告人的目的寫書的人帶到溝裡面去。
史書也好,經書也罷,說到底都是別人講給你聽的,你沒有親眼見過,怎麼能全都相信?耳聽為虛,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