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1部分

黃之戰遂力。”

“而秣馬厲兵,悉置度外。迨鼙鼓動地而來,錯愕不知所出,倉遑飛檄督戰,若日勝可以成吾之名也。不知前後矛盾;戰守俱失,雖欲引平日不主戰之說以求末減,其可得乎?”

“廣寧告急之日,廷弼卷甲疾趨,提一劍以戡禍亂,或固守右屯,收餘燼以圖恢復,轉敗為功,死且不朽。計不出此,先奔山海,即有蓋世之功,亦不足以贖喪師失地之罪矣。”

“用會鞫之日,廷弼猶刺刺不伏,胡不引從前經略觀之也。比之楊鎬更多一逃,比之袁應泰反欠一死。若厚誅化貞而少寬廷弼,罪同罰異,非刑也,宜入重典,以儆將來。”

其實,熊廷弼不是膽小怕事的人。他的逃跑,顯然不是為了逃命。但是,他為什麼最後還是做出了逃跑的選擇呢?最有可能的,當然是看笑話,幸災樂禍的心理。

熊廷弼滿腹用兵韜略都叫王化貞給攪了,王化貞仗著朝中勢力,排擠他,不理他,熊廷弼對此是無法忍受的,他對王化貞恨到了極點。蒼天有眼,現世現報,王化貞你終於有了今天。當王化貞狼狽萬狀逃到他跟前流鼻涕時,他沒有問戰事的具體情況,而是“顧笑”而言。顧笑,即看了看周圍的人而笑。

這一笑,笑出了熊廷弼的心胸狹隘。國難當前,當以天下事為重,他卻在斤斤計較二人間的得失,實在是非大丈夫所為。作為堂堂的遼東經略,在這個時候,竟然有幸災樂禍的心理,白白的放棄力挽狂瀾的機會,斬首實不為過。

其次,熊廷弼歷來主張堅守,他對韃子的戰術十分了解,若無堅固的工事,根本抵抗不了韃子,而廣寧和周圍的城堡在王化貞進攻方略的指導下,根本沒從事城防工事的營建,所以壓根就抵擋不住,戰則必敗,敗則必受嚴懲。所以他選擇了逃。他以為這一逃就可以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王化貞身上。

由於廣寧城的失陷,明軍再也沒有收復遼東的可能。遼東的局勢,從此糜爛不堪。繼王化貞之後任遼東經略的王在晉,對廣寧淪陷痛心疾首,他說:“東事一壞於清撫,二壞於開鐵,三壞於遼瀋,四壞於廣寧。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則棄全遼而無局。退縮山海,再無可退。”

明朝向來將遼東比作京師左臂,廣寧一失,左臂徹底被斬斷,明在遼東統治的基本結束,大明江山已不再是一個完整之軀。而韃子政權將實力範圍推到了遼西,斷絕了大部分遼南漢人復辟的幻想,對穩定韃子政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於廣寧城的失陷,韃子獲得了大量的物資,極大的充實了自己的力量。而力量的增強,又讓他們產生了更高的**。相反的,明國的實力又被進一步削弱,明軍計程車氣,也跌落到了谷底。

更要命的是,廣寧城的失陷,讓大部分的蒙古人,都投入了建虜的懷抱。“蒙古厄魯特部十七貝勒來歸。上宴勞之,授職有差,喀爾喀五部同來歸。”有蒙古人作為助力,建虜的戰鬥力,就更加強大了。

廣寧一戰,對明國的打擊,無論用什麼樣的詞語來評價,都毫不為過。明國,已經不可能對韃子構成大的威脅。此戰之後,明國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消滅韃子這個任務,只有虎賁軍才能承擔起來。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第578章 捆起來!扔海里!不怕死的繼續!

第578章捆起來!扔海里!不怕死的繼續!

(0578)

“嗵”

“嗵”

“嗵”

忽然間,遠處傳來隱約的炮聲。

因為還是夜間,海面格外的寂靜,炮聲傳得很遠。

黃世軍急忙轉身出去,檢視究竟。陳耀陽也有些狐疑的出去察看是怎麼回事。張準站起來,伸了伸懶腰,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