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短髮,其實錢老頭帶領的牛尾寨幾個小孩,包括劉二旦,看熟悉了白守良的打扮之後,全都學了起來。
短頭髮冷起來好打理,熱起來涼快,聽說還能清除細菌減少疾病之類的。
年紀越小越能接受新事物,更何況是幾個有不少流浪經歷的小孩子,模仿厲害的人已經是他們不多的能力了。
錢老頭不習慣,沒有剪短頭髮,但也沒有限制其他人學白守良。
鄭新一家人,父母都是沒怎麼出過遠門的農民,從楚州搬到安豐州就已經是他們到過的最遠的地方。鄭家大哥發展最好,已經隱隱有點替代父親成為了家裡的管事人。
幾個年輕一輩,在黑牛城裡接觸的人多,工程隊、商業部和學校都能接觸比較多和上層頭領關係密切的人,對所謂的頭髮剪短沒有多少牴觸。
鄭家大哥和二哥年紀稍微大一點,在外面上工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多少明白點低調和合群的重要性,對么弟的短髮打扮是不支援也不反對。作為家裡最高學歷的么弟,家裡人也不明白學校裡到底是個什麼章程,自然隨他心意去了。
沒有家裡人的反對,在學校里老師早就被告知,只要學生不違反底線原則,不妨礙他人,就不用多做限制。
學校裡的一切規則,都遵循著有限度的自由原則。
幾天下來,覺得受到尊重和鼓勵的鄭新,開始或多或少的遊說關係不錯的同學。
“也許剪短頭髮,換個這樣的髮型,就是黑牛城最正宗的潮流!”
受到鼓動,都是叛逆的年紀,幾個同樣因為來了黑牛城的原因,家境大為改觀的同學,也剪短了頭髮。
這一下,就如同捅了馬蜂窩。
不是所有人的家裡,都跟鄭家這樣不在乎這件事情。
特別是,其中一位同學的家裡,就是學校的夫子。
要說學校的老師是接觸最多白守良帶來的私貨的,比如簡體字和阿拉伯數字,比如重視運算和通順書寫,對作詩作詞做文章之類的要求一再降低。
就如同白守良給吳水生交代的那樣,黑牛城的學校需要完成培養的就是識字、書寫、通順表達和簡單運算能力,至於其他的,有好的苗子可以再重點培養,沒有也沒多少大不了的。
如此匠氣十足的安排,若是早年間,絕對是要被身為秀才的吳水生大罵一番的。
只是,經過了宋金兩國奔波,還有牛欄山裡困苦日子的老秀才,早就不是年輕時候意氣風發的樣子。
他知道白守良是對的。
黑牛城不需要多少秀才、詩人和文學大家,更需要的是會識字能寫會算的夥計、工頭、匠人、掌櫃、幫工等等。這些能力將成為普通百姓賴以生活的技能,是他們賺取生活物資的可靠本事。
寫詩和寫文章沒辦法給這麼多的百姓帶來吃飽肚子的糧食!
偶爾有些招募來的教員不理解這些,有些小話和埋怨,覺得如此教化完全是誤人子弟,一點都不符合讀書人的風骨。
可吳水生絕對堅持白守良的安排。
讀書人的風骨什麼的,一年出個幾個驚才絕豔的天才就夠了,普通百姓絕對沒辦法養出太多天才出來。
不如,讓普通人家的孩子多學會點賺錢的本領,這才是生存的本質。
吳水生作為黑牛城的元老,很多在這裡身居高位的頭領更是從小牛村出身的,對一些消極情緒進行了勸解,對歪曲黑牛城學校教學思路的人更是嚴厲警告、打壓甚至除名。
能來黑牛城學校的,沒幾個出名的文人,絕大多數都是落魄的私塾先生和落榜的讀書人之類,生活早就教會了他們所謂的個人理想都是無稽之談,更是煩惱之源。
也就是黑牛城仁厚的學校環境和日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