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道了,你問他去吧。我來醫院辦事,他就讓我幫他把書還了。

石蘭接過書,看了一眼田村,此時石蘭的額頭上有細小的汗珠冒出,亮晶晶的,人顯得越發可愛了。

田村沒話找話地說:你愛看書是不是?我那兒也有好多書,我借給你看。

石蘭不說話,又用拖布拖起了樓道。

田村在那兒站了一會兒,看看也沒多大收穫,就走了,走了兩步後,又停下來道:過兩天,我還來。

石蘭似乎沒聽到他的話,他怏怏地走了。

石蘭是在幾天後,在師部隊門前的哨位上見到了劉棟。她站在哨位下,仰臉望著劉棟:你自己為什麼不去還書?

劉棟目不斜視地說:我沒有空。

沒有空,我可以來取呀。

劉棟不說話,紋絲不動地注視著前方。

石蘭繼續仰著臉問:那咱們以後還交換著看書嗎?

劉棟面無表情地說:咱們來往多了不好,以後有事還是寫信吧。

咱們就這幾步路,寫什麼信啊,累不累呀。石蘭嘴裡嘀咕著,忽然間她似乎明白了什麼,轉身就走了。劉棟望著石蘭離去的背影,努力地閉上了眼睛,等他再睜開眼睛時,石蘭已經消失了。他的眼睛裡就有了潮溼的東西。

田村請戰(1)

一九七九年初,田村的英雄夢燃起了一線曙光。南線部隊引發了一場南疆自衛反擊戰,部隊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由原來的正常訓練,變成了一級戰事準備,各個團的作戰部隊都是枕著揹包入睡,有的部隊被拉到了事先準備好的防空工事,那些工事大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山洞。

十三師地處北部邊疆,離南疆戰事遙遠得很,但當時所處的國際和國內的環境,北部邊陲並不比南疆輕鬆。師機關警通連的幹部戰士也是全副武裝,師指揮所轉移到了地下,就剩下空空蕩蕩的院落,門崗也變成了雙警衛。衛兵荷槍實彈,頭戴鋼盔,彷彿敵人隨時就會來到眼前。住在部隊周圍的老百姓,看部隊的眼神都發生了變化,以前是那種漫不經心式的。在他們的眼裡,和平時期的軍隊就是喊喊跑跑,沒什麼大不了的。而此時部隊營院的喊殺聲已經沒有了,有的只是肅穆,這種安靜中的肅穆給人一種殺氣。人們經過部隊營院時,腳步都放輕了,眼神裡充滿了神聖。這就是和平和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變化。

田村在那一段日子裡,養成了讀報和聽收音機的習慣。他讀的是《解放軍報》和軍區的報紙,收聽的是中央新聞臺。報紙上和收音機裡報道的都是前線部隊的戰爭狀況。那時,田村有些後悔,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到南方軍區當兵。如果去南方當兵,這場南疆戰事他一定會參加。

南疆戰事來得快,去得也快,只十幾天的工夫,大部隊就凱旋而歸,只留下小股部隊堅守在貓耳洞和敵人打消耗戰、持久戰。這時,就開始有後方的部隊調到前線去輪戰。

田村以為南疆戰事會持續一陣子,沒想到,這是一場雷陣雨,說過去就過去了。雨過去了,地皮還沒有溼透,很不解渴。那會兒他還想著南邊打起來了,北面也會開戰,如果北面真的打起來了,肯定不會是小打小鬧,一定是大打出手。在這場嚴峻的戰爭面前,一定會有他大顯身手的時候。從小到現在,他一直羨慕父親那一代軍人,他們在槍林彈雨中成長,每天都在轟轟烈烈中度過,那才是軍人的生活,而和平時期的軍人簡直是太沒意思了。南疆大規模戰事結束後,一個又一個英雄誕生了,報紙上、電臺裡,每天都是英雄們的事蹟和故事。好在南方並沒有完全平息下來,部隊仍在綿綿的春雨中堅守著陣地。此時的田村異常渴慕南方的英雄。

大規模的作戰,十三師沒有機會參加,首批去南方的輪戰部隊,仍然沒有十三師。搬到陣地去的指揮所和作戰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