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8部分

問�埽��患����蔚旅�艿糜虢�⒃藍�送�校俊�

趙舒翰與張玉伯對視一眼,沒想到這樓廳裡的諸人竟為崇學館大學士之名而起爭論,緩下腳步,繼續聽下去。

“……要說還有誰能與姜、嶽二人同列,除趙舒翰之外,別無他人,”又有人在樓廳裡發聲議論,“想趙舒翰十年如一日在河口竹堂授業解惑,無他之功,雜學何以在江寧得興?無他之功,匠典何以能夠編成?僅匠典編撰及十年受業之功,他便得與姜、嶽二人同列,你們說國公府是不是這事做得不公道。”

這話在趙舒翰聽來心裡是五味陳雜,有著一番掀江倒海的滋味。

宋石憲這人名不見經傳,但林縛將他與姜嶽、葛司虞同列,趙舒翰自然是知道其人的。說起來早年也是江寧工部鬱郁不得志的小吏。

就趙舒翰所知,宋石憲一是精通泰西諸學、二是從前朝所傳的煉丹術裡創立煉製之法而得林縛的重視。據傳淮東織染所大規模使用的青染以及供琉璃燈所燒的輕質火油,皆是他之功。

當然,宋石憲或許還有其他功績,但都屬於樞密院及軍部嚴禁對外洩漏的軍事機密,不是趙舒翰能知道的。

在傳言林縛將設崇學館之初,趙舒翰曾以為林縛會邀他入館,也曾心裡默默想過幾種拒絕的言辭,何曾想他與張玉伯的去職,林縛最終並沒有挽留之意,而在國公府之下設崇學館也根本與他沒有半點瓜葛——與崇國公府沒有半點瓜葛本是趙舒翰在年前就堅定的心願,但真正的給遺忘在角落裡,心裡又忍不住的失落。

二十餘載宦海沉浮,竟是沒能走出功利之心,趙舒翰突然又覺得自己悲哀、可憐而心傷。

“正想著玉伯兄、舒翰兄過來呢!”元錦秋看著趙舒翰與張玉伯拾階登樓,長揖行禮,笑著請他二人上樓入雅室飲茶,與外間的樓廳錯開,但不會叫議論計程車紳看到他們而彼此尷尬。

元錦秋也是一個尷尬人物,他與帝黨格格不入,甚至早年與其父弟關係很是對立,但他終究是帝室孤臣元歸政之子。那些個觀望形勢的元越舊臣及江寧士子們,一時間沒有辦法融入公府,但也不想跟帝黨有什麼瓜葛,即使來藩樓飲宴,也不願跟他這個永昌侯多接觸的。

張玉伯、趙舒翰辭去官職,閒賦在江寧,也是兩邊皆不搭,倒只能跟元錦秋湊到一處,每日除了著書外,便是來藩樓聽著士紳議論時政打發時光。

藩樓是由宣政司指定、在江寧發售宣政邸報的二十四處場所之一,除張榜文告外,宣政邸報是市井之民及士紳能夠了解時局的有限途徑之一。

每逢新一期的宣政邸報發售,藩樓必成士紳議論之所,宣政司倒也不禁這個。

“初傳國公府要大興新政,時人多議論會滋生是非;但看這諸多新政下來,這國公府治天下軍政的局面就沒法更改了吧?”元錦秋等著趙舒翰、張玉伯過來小聚,新茶早就沏得,執壺替他二人滿盞,“不過三日前樞密院新發的攤丁入畝、逐田畝數分等減免田賦令,也許會惹出一些是非來?”

張玉伯輕輕一嘆,說道:“公府所佈之政,違舊制創新舉者甚多,確實有違時人之觀念;但天下權無非財武二事,有財得養武備,有武備才能護財權。林縛初入江寧,就將把這二事看得比誰都透徹。得這二者,帝統國柞都能改,而舊制、宗法不能改乎?攤丁入畝、行畝稅差法,是個良法,換在舊時來行,也許會惹出大紛爭;但在此時想惹紛爭,難!”

攤丁入畝、行畝稅差法,是林縛在樞密院之下設立稅政司之後,對天下丁稅田賦統一推行的新稅政。

新稅政的核心,是將目前丁戶所承受的田賦、丁稅以及各種人頭攤派,統統攤入到田畝裡進行核算再進行統一的減免。

戶擁田畝在四十畝以下後,攤丁入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