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吧,人工需要錢吧,這些錢最終是要落到沿線各地的平民手裡的,他們有了錢就有了消費能力,就會去買東西,就能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這是鐵路修建過程中的擴大內需。鐵路修成以後,沿線各地的商品運輸也方便了,商人來往也方便了,商業活動就會越來越頻繁,這樣經濟就會慢慢增長。

朱慈炅其實一直在想怎麼讓大明的經濟快速增長,要讓經濟增長就必須搞活市場,要搞活市場就必須有消費群體,這個消費群體從哪裡來,最大的消費群體就是普通老百姓了,問題他們沒錢啊!所以先要讓平民百姓有錢,才能談經濟增長,怎麼讓他們有錢呢?先搞基礎設施建設,讓他們賺點錢;再提高糧食價格,讓他再賺點錢;然後還可以推廣特色養殖,建勞動密集型工廠等等等等,老百姓有錢了市場就活躍了,市場活躍了經濟自然就會慢慢增長。

這個鐵路建設只是讓老百姓有錢的第一步,所以他準備瘋狂招工,能招多少就招多少,反正他現在有的是錢,先投入一點,讓老百姓富裕起來,慢慢的大明的經濟就搞活了,這樣他才能收入更多的錢。

這些都是後話,還是先說修鐵路,第一步是實驗,這個實驗自然是宋應星負責的,首先他帶人把內城西面的城牆挖了個洞,沒辦法,走其他城門太麻煩了,直接將王恭廠西側的城牆開個動,先鋪上軌道平板車的小軌道,運東西出去就方便多了,這個朱慈炅自然是同意的。

開完洞就要鋪軌道了,現在他可沒那麼多鐵礦石,所以軌道也只能先鋪個幾里長的小環形軌道,就跟一般體育場的環形跑道差不多。

這個軌道也不是說鋪就鋪的,因為軌道的標準形狀還沒定下來呢,朱慈炅只是大概給他畫了個工字形的軌道截面,具體這個工字下面一橫多寬多厚,中間這一豎又是多高多厚,還有上面那一橫又是多寬多厚,內側又短多少合適,這些都是要試的。

軌道不可能做成實心的方剛柱子,那樣的話一米軌道就不止一百多斤了,浪費材料不說,還不好固定,做成工字形是毋庸置疑的,這個寬度高度和厚度也不一定就會和後世的軌道一模一樣,因為材質不一樣,在明朝這會兒是不可能造出優質的軌道鋼的,而且軌道不是拉出來的,也不是壓出來的,在明朝只能鑄出來,這個強度就比拉出來或者壓出來的低多了,所以,這會兒做出來的軌道肯定要比後世的軌道厚重,至於具體厚多少那就要實驗了。

還有石子要鋪多厚,枕木要用多粗的,拐彎的地方要傾斜多少度,這些都要一項項的實驗,把個宋應星忙的,帶著一幫學生和一大群民工,把個幾里長的鐵路鋪了挖,挖了鋪,用最新定型的蒸汽火車頭在上面不停的來回碾,一會兒鐵軌碾裂了,一會兒石子碾塌了,一會兒枕木碾斷了,不知道多少次差點翻車,也不知道出了多少次軌,差點沒把宋應星折騰死。

要知道一百多噸的火車頭,如果出軌了,要修復再撬回來需要費多大的勁啊,那會兒可沒有大吊車,宋應星為此專門做了十個巨大的吊葫蘆和十個巨大的鐵架子,每次抬鐵架子和吊葫蘆都能把人抬吐血,就更別說把火車頭慢慢吊起來撬回軌道了。

其中的辛苦就不多說了,總之宋應星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鐵路的各項引數都測試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施維拉那邊的第一批鐵礦石也送到了,鐵路終於可以開工了。

施維拉其實剛擊退奧朗則布的第一次進攻就開始收集鐵礦石了,差不多過年的時候他就已經收集齊了兩百萬斤鐵礦石,也就是說這邊遠征軍團還沒出發,那邊鐵礦石就已經發出來了,這會兒能到也不奇怪。

有了鐵礦石就好辦了,小高爐使勁燒起來,軌道鑄起來,銑床銑兩刀,鑽床在打兩排孔,然後就可以往外鋪了。為了方便運送軌道,宋應星特意將王恭廠所有軌道平板車的軌道全部換成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