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學人數有多少?”

盧明德抬起頭來:“回大王話,臺灣島上是六萬三千人,加上外島已有近七萬。”

“畢業人數呢?”

“三萬一千人。”

趙瑜點點頭。雖然今年的兒童入學率比起三年前只增加了百分之二,但國中人口增加了四成,而生育率也在不斷增加,入學兒童比三年前多一倍並不奇怪。

“那義學入學人數呢?”

“兩千五。”盧明德回答的很流利。東海國由於沒有設立太學,禮部也兼任教育部的工作,如入學率、升學率這樣的統計數字,問他比問陳正匯更方便。

“也就是說蒙學畢業生考義學的話,只有不到十二分之一的錄取率嘍?”

盧明德道:“七分之一。蒙學是男女兼收,但義學只收男童。所以刨去女童,蒙學考義學的錄取率為七分之一。”

趙瑜搖頭道:“就算是七分之一,從比例上來說,還是少了點。”他見盧明德欲言又止,又道,“但從人數上來說卻又多了些。今年入學的就有兩千多人,三年後,這麼些人怎麼安排?再說……”

他繼續說道:“蒙學三年,義學三年,加起來才六年,如果六歲入學,十二歲就能出來,就算九歲入學,十五歲也能畢業。如果又加入軍學倒也罷了,那還需要三年時間,出來時正好到了從軍的年齡。但如果出來做官為吏,這麼短的時間,畢業後還是幼童一個,連人情世故都不懂,如何能理事安民?”

陳正匯和盧明德同時皺起眉頭,揣摩趙瑜的心意,“……難道大王要在義學中改用三舍法?”陳正匯突然驚問。

所謂三舍法,就是把學校分為外舍、內舍和上舍三個等級。自從王安石為行新法培養人才創立三舍制度之後,三舍取士與科舉取士就在大宋同時推行。而元符二年,哲宗皇帝罷科舉,完全改以三舍法取士,至今已有二十餘年。雖然前年地方州縣不再實行三舍法,重新恢復解試,透過考試來推舉貢生,但太學依然保持著三舍制度,不在太學遍歷三舍而畢業,就別想當上進士。

大宋的太學中,外舍員額兩千,內舍三百,而能直接成為進士的上舍名額僅僅只有百人。而且外舍升內舍,是一年選考一次,而內舍升上舍則是兩年一考。

但東海的學校卻沒有這麼嚴格,只要成績合格就能升到上一級,沒有人數的限制。但聽趙瑜話中的意思,他是希望畢業生越少越好,以便安置。

趙瑜連連搖頭是改用,蒙學和義學裡的年級制度本身就是仿著三舍法而來,只不過換個名字罷了。”後世的年級制和三舍制,制度相仿,僅有的區別就是年限的不同和人數的差別,“而且一旦用三舍法,就表示每年都有上千義學學生不得畢業,這也

人才了,我東海可沒有那麼奢侈。”

“那大王的意思是?”

“我打算增加年限,分義學為數等!順便把義學改個名字——現在我名下的產業大部分都賣了,義學的資金也改由國庫提供,內庫只提供獎學金,再叫義學也不合適。”趙瑜說著,今天這番話他已在心中醞釀多時,現在的東海學制已經跟不上國家發展的需要,必須要加以整改了,“最低一等為小學,同樣也是三年,設在鄉中,可以擴大招收人數。蒙學三年,無論男女都是強制性入學,學學加減乘除和幾百個漢字,能看懂簡單的告示,出來後就不算是文盲了。而小學三年,只強制從蒙學畢業男童入學,把三千常用字學齊,要做到能寫會算,能讀書,能看報,還要會寫信,出來後可以做個秀才了。”

“又要強制讀三年?這事恐怕很難。”作為儒門子弟,陳正匯當然希望東海的文治教化發展的越高越好,但他也很清楚,為了強迫百姓們送兒女入學,各州縣鄉里的官吏沒少費力氣,臺灣還好,遼南和天津可是很有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