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全軍不再耽於北岸,而是向回回轉。
但就算反應如此迅速,也是晚了。
就在與左軍激戰後的當晚,李過率著一萬八千輕騎,從遠處預先準備好的浮橋渡河,等河水斷流後,想從浮橋和乾涸河流返回南岸的官兵竟是發覺,對岸卻是有闖營的騎兵在活動著。
在正面,闖軍給左軍的壓力越來越大,左良玉是不可能騰出手來救這些廢物,想死中求活,就只能從闖軍騎兵這裡正面突破,否則,上游闖軍包過來,就只有被全滅的結局了。
眼見如此,丁啟睿對著猛如虎等人道:“你們諸位將軍隨老夫來到河南剿賊,今日遭遇如此險惡局面,只能前進,不可後退,否則,不惟老夫將受國法,諸位將軍也不能倖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敵人只有不到兩萬輕騎,我們有十數萬人馬,只要一鼓作氣,不難將流賊殺敗,立大功,報皇恩!眼前只有一條幹涸的河流,渡河殺賊,正在其時,諸位將軍,勉之!”
這樣苦口婆心,諸將也只能答應,同時開始敲鼓集合。
一直鬧了幾個時辰,諸總兵官終於將自己部下集結完畢,約定渡河而擊的時間。
待時間一到,鼓聲大作,十幾萬官兵開始渡河。
李過率著騎兵迎上,開始邀擊那些過河的官兵,他們來去如風,彪悍輕捷,幾乎沒有對手。
這樣的情形之下,猛如虎暗中集合自己的部屬,假作渡河迎敵,其實挑了一處地方,涉過淺水渡河後,立刻向東南方向逃了。
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
猛如虎一逃,張任學,陳宏範等立刻跟上,他們早就有準備,根本不管普通營兵的死活,只顧將自己的親兵家丁和正兵營精兵攏在一起,過河之後,立刻也奔東南方向逃竄。
幾個總兵官逃走後,督撫的標營也知道事不可為,他們都是這些總督和巡撫的家丁和族人,平時優待,戰時效力,所以並不曾拋下主人逃走,在他們的力戰之下,護著丁啟睿等人也渡過淺水,亦是往東南方向去了。
那裡是陳留方向,也是官兵在東南的後勤中心,有完備的城池和大量糧草,只要入城,一時的安全就有了。
這邊一崩潰,訊息傳到左良玉處,左良玉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好在他的部下較為精銳,也沒有和闖營接觸交戰,立刻就是拔營後退,等李自成知道訊息組織追擊時,左營主力已經逃的遠了。
諸總兵紛紛逃走,卻是將楊嗣昌閃在身後,好在京營精銳全在督標四周,護著楊嗣昌緩緩而退,終於在亂兵之中,逃得一條生路。
待十數日後,楊嗣昌在汝寧府立定腳跟,下令檢點損傷。
到這時,才知道虎大威和楊文嶽等人早被擊敗,已經逃回黃河河北,損失過半兵力,甲仗幾乎丟光。
而自己這一邊,左良玉部損失不大,但已經一路退回襄陽,屢次嚴令他不得再退,左良玉根本不理。
自己身邊,督標死傷不重,京營兵跑丟了三四成,而丁啟睿和幾位督撫,幾乎就是僅以身免,只有家人親丁尚在,部下折損的乾乾淨淨。
十幾位總兵,情形相似,十餘萬大軍,所餘不足零頭,準備了大半年的軍糧,甲仗,幾乎全部丟光,四萬餘軍馬,只剩下不足五千。
損失之重,兩三年內,大明朝廷都是集結不到這樣一股人馬了。
雖然慢慢收容,逃散的兵丁無處可去,好歹能再收容幾萬人回來,不過這樣的老兵油子,幾乎毫無用處了。
思前想後,楊嗣昌自知無路可走,在命令人上疏朝廷言明戰敗前後結過後,一根繩索,結束了自己性命,他已經病了很久,吊死之後,其子與萬元吉皆報稱病故,與前奏一起,飛章馳入,上疏給皇帝。
到此時,這一場大戰以明廷慘敗為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