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上經常看到的注音字母拼音字母旁邊的那種,對於這種古怪的符號,雖然有不少地方使用,但是自小隻認得字母教育的沈歡一點都不明白,如今時間不多,還是直接使用拼音方便!
於是乎,接下來的日子我們都能聽到小蓮兒那脆生生的童音在朗誦著“aoe”之類的古怪字母與音節。而到了刊行雜誌的時候,沈歡更是靈感奇來,突發其想,令印刷作坊刻制這些字元,最後,大宋版本的拼音認字法隆重登場了發表在《文藝》雜誌沈歡專欄上!
第八十四章 請功
參知政事歐陽修一臉急容地在皇宮裡行走著,趕往官家休憩的福寧殿,本來今日他不用到政事堂押班,一般下過早朝就可以回去了,不過與心目中的事比起來,休息也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他手裡緊拽著一冊卷子,捲成筒狀,仔細辨看,“文藝”兩個大字赫然入目正是這兩天開封炒作得最熱的雜誌!
到福寧殿之前,急切地讓寺官入內通報。他依然急得在外面來回踱步,時不時等待傳呼。別以為他有著軍機等國家大事要與皇帝切磋,其實他今日是請功來的。對,是請功。以歐陽修的清正廉明,他也許一生都不會親自給自己邀功但是今日,他卻是為別人請功!
這個人是誰呢?看著手中的雜誌,歐陽修既是欣慰,又是苦笑,還有著絲絲的激動。除了那個才子沈歡,估計也就沒有人能鼓搗出怎麼高深的東西了,也難以讓他堂堂歐陽修來給他請功吧?歐陽修心裡這樣反問自己,這份雜誌,給了他莫大的驚奇。不是為沈歡變著法子終於讓他的《五代史記》能光明正大地面世,偏偏是雜誌後面沈歡自己鼓搗出來的東西!
歐陽修一下子唏噓不已,昨天是《文藝》雜誌第一期正式刊行的日子,當日沈歡就讓他的兒子歐陽發把一冊拿回給他過目,才一翻開,看到編輯欄裡親生兒子的大名,有點欣慰了,當場誇了幾句。接著掃了一眼自己被改了名字的史書,除了笑一笑,不以為意,待略過詩詞欄目,映入眼簾的是四個大字:《大宋字典》。
他當場愣住,仔細讀來,發現一些比較奇怪的符號,再閱讀起沈歡的解釋。終於知道是一種所謂“拼音”的東西,是用來認識漢字的法子。裡面到底是些什麼內容呢?歐陽修讀得很認真。
在這裡,沈歡不在場,當然不能解釋一開始的用意,因此在鼓搗拼音的時候,為了掩人耳目,先是解釋一些字母用意。本來拼音若是當場用語音教導那是很容易地,不過發表在雜誌上,沒條件面對面教育。沈歡就參考了古代切音的法子,對一些聲母與韻母用漢字來反切,至少在一開頭就讓別人瞭解是這樣一個讀法,再接著才是給漢字注音了。
漢字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到宋代,常用字加上生僻字、死字,想必不少於兩萬個了。若一一注音。工程浩大,沈歡就是累死也完成不了,加上他這個人對很多生僻字死字估計也念不出來,因此只能給一些簡單常用字注音而已,關鍵是發明一個方法出來,因此在最後他又說此舉只是拋磚引玉,願廣大文人志士加入這個為漢字注音的偉大行列來。
至於“大宋字典”,也不過是噱頭而已,在沈歡眼裡。宋代經濟文化居古代中國之冠,這兩樣東西,繁榮得有點不像話,他是極其喜歡的,後世王朝都能鼓搗出一本《康熙字典》來。難道盛世大宋不能有一本大字典來襯托它的繁榮嗎?抱著種種心思。沈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