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自己想要改朝換代的想法了,叫別人知道了更是大逆不道,到這時太史慈才真切地體會到曹操當時的辛苦。
哎,說穿了,還是權力和野心在作怪,漢獻帝現在這麼做根本是自己將了一軍。其他事情可以姑且不論。就說即將要結束對袁紹的豫州之戰,在自己打下豫州後,漢獻帝若是另派一人作豫州刺史難道自己可說不行嗎?只怕自己才一反對,就會有人支援自己恃寵生嬌,以下犯上,大逆不道。
坦白說,太史慈倒不大在意皇帝的位置,若是漢獻帝乃是一代明君那也無妨,畢竟皇帝這個活要想幹好。那是在是天底下最難地職業。但問題是漢獻帝根本無力解決世家大族把持政權的問題,自己改朝換代並非是理想的結束,而恰恰是自己斬斷這時代華夏分裂的根源的理想的開始。故此,漢獻帝這塊絆腳石是必須要搬開的。哪怕日別人說自己是篡位者,那也在所不惜。
不過想一想,太史慈不得不承認漢獻帝實在是天生搞政治的料子,他很會利用形勢打擊敵人。這小子一驚看穿了自己咬殺掉王允的決心。更看出在長安自己無論再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都不佔優勢,只有藉助皇帝之名才可以站穩腳跟,故此再那裡大發君威,大肆地伸張君權,避免自己完全淪為太史慈利用工具地命運。
而實際上,漢獻帝的確做到了這一點,至少在現在是如此。
在漢獻帝把殺王允地責任大包大攬過來、避免別人說太史慈隨意枉殺大臣地同時,漢獻帝成功的給朝廷中地大臣們一種錯覺:太史慈不過是他的心腹而已,太史慈殺王允看上去真地只是奉命行事。如此一來,彷彿平定長安之亂的人不是太史慈,而是他劉協似的。弄得劉協的聲望一時之間在長安群臣心中攀升到極點,這一點只要看看此刻站在朝唐中的大臣們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來。
可以想見,在現在這個階段,長安將會出現人人巴結漢獻帝的局面,因為漢獻帝的手中有自己這把刀,可以隨意地殺人。而這種局面正中漢獻帝的下懷,漢獻帝將會大肆籠絡人心,擴張自己勢力。只要時間充足;漢獻帝甚至可以把朝廷上的其他勢力完全掌握;然後尋找一個理由;在把自己一腳踢開。結束自己只能充當政治工具的悲慘命運。只要自己真正掌握了權利;再作出幾件出色的事情來;他漢獻帝就是中興之主。至少天下諸侯在名義上不敢和他對抗。到那時;誰再想控制漢獻帝那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太史慈心中苦笑:沒有想到;自己原本要利用漢獻帝;現在卻反過來被漢獻帝利用;看來自己實在不是搞政治的料子;想到這裡;太史慈下定決心要把管寧從青州調過來;只有管寧這政壇老手才可以對付漢獻帝這個小奸巨猾之人至於現階段,太史慈唯有默默接受漢獻帝的所有安排,只要自己稍有不滿,立時就會被有心人利用,他們會和漢獻帝聯起手來一起排擠自己。而且對方也的確有這個實力。
太史慈很清楚。雖然說左右要和漢獻帝翻臉,但是現在卻絕對不是翻臉的時候。
這個結論只要和歷史上迎接漢獻帝時候的曹操對照一下就可以得出。那時的曹操雖然手中並沒有多少兵馬,但確實汗獻帝唯一可以依仗的軍隊,至於其他小股諸侯的部隊都已經被曹操分化瓦解又或者驅逐,比如說楊奉等人。
那時的曹操根本就是大權獨攬,所以才會強制性質的遷都到許昌,更把自己的心腹全部變成朝廷中的大員,逐漸地掌握政權。
可是在侃侃那自己呢,顯然沒有那個資格。不說自己現在身邊一個文臣沒有,無法在朝中安插親信。至少自己現在還沒有真正的控制長安。
表面看自己現在兵權在握,而且名義上長安地軍隊都歸自己掌管。但到底不是自己地嫡系部隊。就拿漢獻帝新任命的那些長安守軍的各個大小軍官來說,太史慈這外來者幾乎可說是一無所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