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蜜。然而,夢醒後的淒冷與孤獨卻更殘忍地折磨著他的心。盧氏去世以後納蘭的種種表現,強烈地反映出他的悲痛與依依不捨,這個巨大的變故令納蘭深陷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絕望中,納蘭寫下了大量悼亡詞,來傾吐他對妻子纏綿悱惻的思念之情。那麼,23歲的納蘭究竟經歷了什麼?透過他的悼亡詞,我們又能看到他有著怎樣一段痛徹心扉的情感歷程?

二十歲時,納蘭迎娶了盧氏,三年的婚姻生活可能平淡,可是正是這些,構成他生活中的美好回憶。他感嘆,當時只道是尋常。他曾在詞中形容婚後生活:“繡榻閒時,並吹紅雨(紅色的落花),雕闌曲處,同倚斜陽。”意思是二人一起看落花,可是這樣的生活太美了,美到極致,卻讓納蘭跌入黑暗中,就在康熙十六年,納蘭的生活陷入驚天動地中。之前妻子生下兒子海亮,可是她身體虛弱,一直在調查養,納蘭急,請最好的醫生來調理,想留住妻子。看到她一天天地瘦弱,可是求醫間藥後,沒有明顯好轉,納蘭寫道: “待寄芙蓉心上露,且道是,解朝醒”。納蘭以為妻子是宿醉未醒,他幻想妻子只是像往常一樣對詩對酒,專門給妻子調好了芙蓉花露,希望像往常一樣只是喝醉了一樣,這只是幻想,命運之神奪走了妻子的生命。“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他們只能相思相望,但是再也不能親密地依偎了。春還會回來,心中的愛情的春天再也回不來了,心中只有永遠的冬了。

(在這些悼亡詞中,納蘭是怎麼傾訴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呢?)盧氏去世後,納蘭寫過許多悼亡詞,有一首可能最為人們熟悉,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人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這首詞營造濃郁的悲劇氣氛,秋天,西風颳起,窗戶緊閉,詞人在沉思往事立殘陽。納蘭在院子裡,因為屋子裡再也沒有無比溫馨的家了。他在追憶,盧氏的去世了他生命的根基。他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只能歸結為當時只道是尋常。他的詞有四大特點,真情、自然、追憶、傷心。這首詞能夠成為經典,正是集中體現了這四大特點。追憶的是,盧氏喝醉了酒,納蘭不要去驚動她。納蘭與妻子廝守的日子,一起飲酒的日子平淡,讓人忘記它的存在,只有消逝了,才知道其寶貴。自然,看不出多麼好的典故與辭藻。他填詞的高明,是不知道他的技巧。納蘭對詞的技巧正在這裡。像這首詞,用了一個高明的技巧,時空穿梭。就是對比,今昔對比,是這首詞的主線,還有兩層對比,即哀樂與動靜,現在是蕭蕭黃葉閉疏窗,過去卻是被酒莫驚春睡重。第二重對比是動靜對比,現在是佇立的納蘭,回憶的是動態的。三是悲涼,與快樂。納蘭用這麼多對比,王夫之在對詞評價時曾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這種對比的效果是什麼呢?悲劇就是將最美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詩詞中也是這樣,將歡樂渲染到極致,驟然消失後留下的悲痛更能震撼人心。納蘭用這種對比來表達這種悲痛。納蘭的詞就是這樣。平淡地震撼了人心。

(納蘭對愛妻的離去到底有什麼樣的表現呢?)古代有禮制,人去世後不會馬上下葬,得停靈。有地位的,可能停在寺廟裡,越長時間,越說明身份尊貴,活著的人對他的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