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面對歌姬女兒豔羨親近的眼神,實在不好意思讓她將歌詩的內容誦讀一遍聽聽,遂就將目光投向了葉易安,讓他救場。
葉易安看著微微發窘的林子月,含笑不語。直到她這“老孃”將要爆發前的剎那,方才哈哈大笑聲道:“山主莫要再多考慮挑剔了,《漢江臨泛》乃王摩詰之名篇,當世山水之作幾無能出其右者”
說完,葉易安又如那些讀書士子般故作沉醉的將詩作曼聲輕吟了一遍: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這是葉易安極喜歡的一首詩,此刻又恰值泛舟江上份外有感,輕吟之聲正與詩歌意韻暗合,吟罷,歌姬女兒先已拍手而贊,“吟的真好,公子定是州學裡的領誦?”
葉易安還未答話,林子月先已搖頭不止,“不好,我不喜歡,再換個曲子”
這下子,歌姬女兒雙眼瞪的老大,緊攥著白生生的手冥思苦想了許久後方才怯生生道:“我給姐姐唱個咱們襄州孟山人的《夜歸鹿門寺》可好?”
林子月裝模作樣的頓了一會兒後,方才勉為其難的點了點頭。
歌姬女兒如釋重負的往後艙去取琵琶,待她走後,葉易安嘴角還未曾完全翹起,腳上已多了另一隻呈碾壓之勢的纖足,“你若再敢笑,下船就打折你的腿,老孃說到做到”
至此,葉易安再也忍不住了,全然放開的清朗笑聲在整艘打花櫓上回蕩。
不待惱羞成怒的林子月有更多動作,船工女兒已懷抱琵琶嫋嫋而來,片刻之後,在如水的琵琶聲中,有清脆的歌聲與打花櫓一槳一槳的汩汩水聲相互唱和。
歌姬女兒所唱正是襄州孟浩然膾炙人口的名篇《夜歸鹿門寺》:
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路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樵徑非遙長寂寥,惟有幽人夜來去。
待一曲歌罷,打花櫓恰已渡過了江面,厚給了歌姬女兒銀錢之後下得船來,林子月撇嘴聲道:“這些曲子聽的人犯困,還不如你在鳳歌山上唱的那兩支好聽”
風格山頂,兩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相遇是在那個月夜,葉易安練功之餘出來透氣發散,正自我舒緩心情的吹著樹葉時,恰逢巡夜而來的林子月。應他的要求唱了兩首地方的民歌俚曲《襄城樂》:
朝發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好女兒,花顏驚郎目。
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但問相隨否,何計道里長?
這兩首俚曲怎會比王維孟浩然的山水名篇更好?但葉易安卻聽懂了林子月這毫不講道理的話語,淺淺一笑,溫潤如玉。
下船前行,面對茫茫鹿門山,林子月一時不知該往何處。恰在這時,有山中樵子對面行來,葉易安遂上前見禮問詢孟浩然草廬之所在。
唐人都有讀書山林的習慣,酷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