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部分

戰還有什麼懸念?”

帳內一片譁然,議論聲頓時四起。

∷更新快∷∷純文字∷

。。。

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

很多事情的發展都不遂人願,更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最初段文操設計,把魯西南的各路義軍集中到一起,以便官軍一戰而定。此策由徐師仁實施,由張須陀配合,很快就實現了。但結果卻與段文操的初衷背道而馳,結盟之後的義軍迅速壯大,不但在實力上足以與其抗衡,在戰場上也把他打得十分被動。

魯西南各路豪雄當初之所以願意結盟,一是各自實力不足,打不過官軍,二是形勢危急,生存艱難,不得不結盟。其中李風雲的目的是想吞併他們壯大自己,而韓進洛等諸雄的目的則想借助李風雲之力暫度難關。雙方各懷目的,各取所需,尤其韓進洛諸雄,都把結盟當作生存的手段,都想等到形勢好轉了就背盟而去,繼續做自己的山大王。

然而,結果與大家的初衷同樣背道而馳。隨著形勢的發展,李風雲不但未能吞併韓進洛諸雄壯大自己,反而因為盟約誓言的存在,不得不放棄自身發展的大好時機,轉而冒著一敗塗地的危險,傾盡全力去救援友軍。而韓進洛諸雄不但沒有度過生存危機,反而陷入了全軍覆沒的絕境,結盟比不結盟的後果更嚴重。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李風雲志向遠大,並不想做個山大王,尤其看重“信義”,但若想成就大業,僅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不行,必須要有一個眾志成城的團隊,而這個團隊依靠什麼凝聚到一起?“信義”。打造一個團隊很困難,打造一個以“信義”為精神核心的團隊更困難,但一旦打造成功了,這個團隊必然強大,無堅不摧。但人性自私,利益至上,任何一個上位者若想成功,都必須在利益和信仰之間找到平衡,這就需要大智慧。

李風雲必須在打造團隊的初始,就種下“信義”的種子,隨著團隊的壯大,“信義”的種子也發芽開花,唯有如此,這個團隊才有希望成就大業。“信義”不能停留在書上和嘴上,“信義”必須流進心田,必須融入血脈和思想,成為至高無上的信仰,然後轉變為自覺的實踐,由此才能發揮其無堅不摧的力量。

為了實現這個遠大的目標,李風雲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所以今天他必須說服韓曜,說服孟海公,說服自己的部下,讓他們相信,這一仗是必須要打的,而且肯定能打贏。既有利益可賺,又能顧全信義,如此好事,當然趨之若鶩了。

蒼頭軍的帥帳內,眾人情緒激動,討論聲非常熱烈。李風雲緩緩站起,走到地圖前,藉助帳內良好的氛圍,一邊引導著眾人的思路,一邊推演戰局。

目前段文操的實力相比義軍,並沒有絕對優勢。建立不久的以鄉團為主力的魯軍,雖然多達五六千精壯,武器也很充足,但嚴重缺乏戰鬥經驗,而真正對義軍有威脅的是鷹揚府軍隊,但因為東征,魯郡鷹揚府主力全部調走了,剩下的留守兵力不足千人。考慮到瑕丘等重鎮需要戍守,段文操帶到寧陽城下的軍隊不會超過五千之數。

義軍的總兵力比魯軍要多一些,但大部分缺乏戰鬥經驗,且除蒼頭軍外,其他幾路義軍也普遍缺少武器,戰鬥力明顯弱於魯軍。具體到寧陽一戰,被圍的韓進洛等四位豪帥還有近三千兵力,不過指望不上他們,義軍真正能投到戰場上的只有蒼頭軍和濟陰軍。兩軍兵力相加大約有三千餘人,在人數上比官軍要少,考慮到決戰之刻,段文操還要留一部分人馬包圍城池,所以交戰雙方的實際兵力應該相差無幾。

如果雙方兵力差不多,那麼佔據優勢的就不是段文操,而是李風雲。李風雲的蒼頭軍有一定的戰鬥經驗,又經過了整整一個冬天的訓練,士氣高漲,武器充足,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