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就對朝廷對楊廣忠心耿耿,不肯追隨李淵謀反。這兩人的不合作,讓李淵為造反做準備時總是畏手畏腳的,於是李淵決定除掉他們。
大業十三年(617)五月14日的夜裡,李淵命次子李世民在晉陽(即太原)宮城外埋下伏兵。第二天早晨,李淵和王威、高君雅議事。劉文靜領開陽府的司馬劉政會到庭中,說有密狀給李淵。李淵便讓他交上來,但劉政會卻不交,說要告的是王威、高君雅二人,只有李淵才能看。李淵假裝吃驚地說:“怎麼會有這種事?”李淵看後便對大家說:“王威、高君雅要勾結突厥入侵。”於是命人以叛國罪逮捕了他們二人。巧的是第二天,恰好有突厥幾萬人圍攻太原,這更使人相信了王威、高君雅要勾結突厥入侵。於是李淵趁機將二人殺掉,解除了身邊隱患。這個事件史稱“晉陽事變”。還有更巧的是接下來李淵沒費一兵一卒就智退突厥之兵。
其實早就決定起兵的李淵就知道對自己要以太原之兵反楊廣,奪取天下是沒什麼把握的。所以他就像劉武週一樣想借突厥的力量來幫助自己,他曾派出劉文靜代表自己出使突厥。劉文靜帶著李淵親自寫的信給突厥始畢可汗,封題署具“某啟”,有人建議:“突厥不識文字,只貪財寶。請多贈財物而改啟為書,以顯尊貴。”李淵答道:“古人云‘屈於一人之下,伸於萬人之上’,何樂不為!‘啟’之一字,不值千金。千金尚且不惜,一字何所惜也。”。信中李淵對突厥始畢可汗說:“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李淵的這種情況與劉武周稱臣於突厥沒有兩樣,故始畢可汗像接受劉武週一樣快速的答應了與李淵的“結盟”。他當著劉文靜的面,對左右說:“楊廣之為人,我知之也,不若奉唐公為天子,我當不避艱難,以兵馬助之!”(未完待續。。)
第九十二章 進軍關中
隨後,經過準備多時的李淵傳檄各州、縣,宣佈正式起兵。李淵管轄內的西河郡隋將得知李淵起兵的訊息,依城拒守。李淵只好派兒子李建成、李世民率兵攻打西河,並派太原令溫大有參謀軍事。西河郡兵微將寡,郡丞高德儒閉門守城。但是李建成僅僅用了9天時間便攻下西河君,殺死了不肯叛亂的高德儒。至此,李淵作為太原留守管轄的五個郡的地盤除了三個郡被劉武周佔領外,剩下的太原與西河兩軍皆歸李淵所有。
拿下西河郡後,李淵命令開倉賑饑,招募士兵。並開大將軍府,置三軍,李淵親任大將軍。以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領左軍;次子李世民為燉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領右軍;小兒子李元吉為姑臧公,統領中軍。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
大業十三年(617)七月,李淵率隋軍三萬在太原誓師,進軍關內並正式釋出檄文。釋出的檄文裡,李淵斥責皇帝楊廣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黷武,致使民怨沸騰,“豺狼充於道路”,在檄文裡李淵宣告自己起兵是要廢掉昏君楊廣,然後擁立代王楊侑為帝,“尊天子為太上皇,立代王為帝,以安隋室”。而他自己則建大將軍府親任大將軍,世子李建成為左領軍大都督,李世民為右領軍大都督,劉文靜任大將軍府司馬。其實,這僅僅是李淵的一種號召天下的策略而已,因為他清醒地認識到,此時的大隋王朝,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果自己一開始就打出反對大隋的旗子,那就不明智了。
這時,正在攻打洛陽的李密兵鋒正盛,有席捲天下的氣勢,所以李淵就寫信給李密希望結盟共同對付隋軍。李密見信後。回覆李淵說結盟可以但是要他親自到河內(今河南沁陽)和他商量結盟的事,李淵見信後說:“密妄自矜大,非折簡可致。吾方有事關中,若遽絕之,乃是更生一敵;不如卑辭推獎,以驕其志,使為我塞成皋(虎牢關)之道,綴東都(洛陽)之兵,我得專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