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來看,海漢對於掌控東北亞地區的局勢當然是有規劃的,不過軍方更希望能夠先控制住遼東局勢,再考慮將活動範圍向黃海、東海方向擴張。原因還是老問題,海漢目前的兵力有限,沒辦法在東北亞地區部署太多的兵力,而遼東這邊需要應付後金陳兵數萬對峙於金州地峽的狀況,必須要在當地保證一定規模的駐軍,自然也就沒有更多的兵力分散部署到朝鮮方向了。
當然了,朝鮮國的態度也是海漢需要顧及的問題之一,雖說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在海漢眼中看來並不算強,但如果要進入該國駐軍,最好的局面還是能得到來自該國官方的支援。海漢之前在山東就是因為登州當地的局面不夠太平,必須要先集中兵力解決當地的民間武裝及官方駐軍帶來的威脅,使得挺進遼東的時機至少向後延緩了半年。如果朝鮮當地對海漢派部隊進駐持牴觸態度,那就不免會有許多節外生枝的麻煩。
總之到目前為止,海漢軍方都還沒有將駐軍朝鮮列入行動時間表,卻萬萬想不到朝鮮人會主動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而且看李希這個架勢,似乎還有些擔心海漢這邊不肯答應下來。
王湯姆故意沉吟道:“不過我國在遼東與後金連年作戰耗資巨大,而且敵軍今年已經開始在金州加大了兵力投入,我軍目前也是分身乏術,恐怕很難滿足貴國的要求……”
李希聞絃歌而知意,連忙應道:“首長,費用的問題……可以兩國協商著解決,這自然不會讓貴國軍隊白白出力。”
王湯姆一聽李希這話,感覺這事似乎真的有戲,便繼續旁敲側擊道:“如果貴國真的能夠代為解決駐軍的日常經費問題,那倒也可以好好商量一下要如何實施。”
李希見王湯姆的態度有所鬆動,連忙趁熱打鐵道:“那就有勞首長擬個章程,下官會盡快寫奏摺送回國內,報請國王陛下核准。”
這麼大的事情,王湯姆當然不敢獨自決定,當下便稱此事需報執委會審批之後方有結論,讓李希先耐心等待訊息。李希雖然仍有疑慮,但既然王湯姆已經亮明瞭態度,他也不好再繼續催促了。
朝鮮使者把海漢海軍司令單獨請到旁邊嘀嘀咕咕了這麼久,有心人自然是早就注意到了。費策賢默默地在遠處看著這一幕,心中又給朝鮮使者記上了一筆。雖然不知道這兩人暗中商議了什麼話題,但很顯然朝鮮人並沒打算要先給自己打一聲招呼,選擇了越過自己直接去與海漢高官進行交涉,這讓他原本就不爽的情緒越發強烈了。
費策賢大概做夢也想不到,這朝鮮使者李希膽大包天之處並不在於無視了他的存在,而是已經在打算要給朝鮮國換一個宗主國了。
自1392年明太祖賜予朝鮮國號開始,兩國就一直保持著宗藩關係,迄今已經有兩個多世紀的歷史。在1592年和1598年朝鮮國遭遇日本侵略時,大明都出兵朝鮮抗擊日軍,而朝鮮王朝也將大明的軍事援助視作了再造之恩。但自從女真人在遼東崛起,朝鮮便成了後金的主要攻擊物件,而自身難保的大明也沒法再像萬曆年間那樣出兵朝鮮,協助他們抵禦外敵入侵。
一來二去之下,兩國的關係也在慢慢地變得疏遠,雖然名義上朝鮮仍然承認大明的宗主國地位,但這個時候出現了海漢這種更具實力的強援,朝鮮人為生存考慮,自然會動了別的心思。
海軍的兩棲的登陸演習至此便告一段落,雖然內容比較簡單,但觀看了整個演習過程的各國賓客倒是沒有什麼失望的情緒。畢竟這場軍演讓他們記住了“飽和式打擊”這個新穎的名詞,而且也再一次明確了本國軍隊與海漢軍的實力差距,多少算是有點收穫。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海漢的強大對於其軍事盟友來說或許是好事,但對大明等存有競爭念頭的國家來說,就是一次實實在在的打擊了。
海漢官方安排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