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結束之後的晚宴,大明和荷蘭兩國的使者毫無意外地又主動推掉了,他們實在不想再看到各國官員和商人在席間吹捧海漢的肉麻模樣,索性眼不見心不煩,早些回住處將今天的見聞記錄下來,儘早送回後方供決策者們參詳。
李希倒是毫不避諱地參加了晚宴,他發現與海漢等國打交道其實也沒有來三亞前預計的那麼困難,關鍵還是在於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大明和荷蘭的使者為什麼會在三亞的外交場合屢屢受挫,李希其實已經看出一點門道了,說白了就是他們自不量力,試圖要在海漢這裡爭取一些根本無法實現的條件。
當然李希也不是認為大明沒有資格與海漢平起平坐,只是遼東的戰況已經證明了海漢在軍事方面的實力的確是要強過大明一截,而大明想再擺出天國上朝對番邦外國的那種架子來處理與海漢的外交關係,顯然就只能碰釘子了。如果大明能稍稍放低身段,想必要從海漢這邊獲得軍事援助的難度也會小很多,要知道海漢執委會那幾位高官,除了一個混血的施耐德之外,其他幾人可都是血統純正的漢人,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海漢應該也不會坐視大明繼續沉淪下去。
不過李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海漢對大明的態度並非只有善意的一面,同樣也存在著使用武力對大明實施大舉入侵的可能。畢竟海漢早有前科,這瓊州島就是從大明手裡硬搶過去的。大明要不是騰不出手來打理南方,恐怕十年前就已經對這群外來客宣戰了,只是時過境遷,如今再想跟海漢翻臉,就得先好好掂量掂量是不是惹得起這尊大神了。
正因為有著這種複雜的關係,大明現在對待海漢的態度才會顯得十分糾結,而李希站在朝鮮的立場上,其實很難真正認識和理解這兩國的外交關係。但他現在也難以再去兼顧到大明使者的感受,畢竟大明好歹還能在後金攻勢下繼續支撐,而朝鮮卻是幾無還手之力,要是不抓住海漢這根救命稻草,說不定哪天后金大軍兵臨城下,那直接就是亡國的下場了。
對李希來說,南下出使海漢的最主要任務,就是要確保海漢將會繼續在遼東對後金實施軍事打擊,以此來減緩朝鮮所需面對的軍事壓力。而如果能說服海漢提供進一步的軍事援助,比如說直接派出部隊進駐朝鮮提供庇護,那當然是最好不過。至於由此可能會帶來的經濟問題,李希認為可以放到局勢穩定之後再去考慮其影響,不然就算朝鮮國庫省下了這筆錢,到最後還不是要拱手交給後金蠻子。
李希見大明使者沒有出現晚宴,當下更是少了幾分顧忌,主動出擊找到顏楚傑這邊,希望能讓顏楚傑就駐軍朝鮮一事表明態度。
顏楚傑先前倒是聽王湯姆提了一下這事,不過他也同樣沒想到朝鮮人會表現得如此的迫切,一副巴不得立刻促成此事的模樣。顏楚傑倒是很想滿口答應下來,但現實情況卻很難讓朝鮮人的要求得到滿足海漢接下來的確是要派出幾支部隊前往遼東地區,但目的並不是增兵,而是換防,暫時也沒有多餘的兵力能部署到朝鮮去,總不能只是象徵性地派一兩個連隊過去裝裝樣子。
“這件事可能還得由執委會研究研究,一時半會不會有結果出來,李大人不要太著急了。”顏楚傑沒法向李希說明這裡邊的實情,也只能先使個“拖”字訣,安撫李希的情緒。
李希其實倒也不是一定要讓海漢立刻派兵去朝鮮,但他希望至少能先從海漢高官這裡拿到一個明確的表態,最好是達成意向性的協議,這樣他再向國內提交報告的時候就更具有說服力。
這種國與國之間的駐軍協議,普通外交使節肯定沒有許可權作出決定,李希也是靠著自己的王室成員身份,才會有此大膽的做法。但海漢人的欲擒故縱在他看來是朝鮮所能給出的條件不夠,還不足以讓海漢人在權衡利弊之後做出有利於朝鮮的出兵決定,所以才會一直在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