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部分

邊義軍發生利益上的衝突。李風雲的策略正好幫助他們解決了發展問題,他們也是怦然心動,但讓他們擔心的是,李風雲有實力衝在最前面,他們卻沒有實力阻御齊魯官軍,一旦張須陀和段文操再次聯手攻擊,他們就危在旦夕了,而那時李風雲卻未必會拯救他們。也就是說,他們擔心李風雲拿出這個策略的真正目的是發展自己、消耗友軍。不過現實是殘酷的,瞻前顧後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考慮到此策弊大於利,他們還是願意捨命一搏。

孟海公很躊躇,很彷徨,甚至有那麼一些鬱憤。他的地盤就在濟陰,而依照李風雲的這個策略,義軍第一步就是攻打濟陰。本來濟陰的財富都是他的,當然,前提是他發展起來了,有實力佔據濟陰,但希望是存在的,如今李風雲卻一拳把他的希望打碎了,濟陰的財富變成大家的了。雖然孟海公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荒誕,顯得氣量胸襟魄力都不夠,但事關切身利益,的確很鬱悶,不過他不敢表現出來,以免被一眾兄弟看輕了。

從這個策略本身來說,除了他心裡的那點小九九外,他應該舉雙手贊成,因為義軍聯合打濟陰,大家都發展了,他也發展了,再加上他佔有天時地利人和,他在濟陰的發展應該是最快的,這個策略對他是非常有利的。

徐師仁沒有選擇。這兩天他回到任城後,只做了一件事,把家眷送往蒙山,把自己的黑白兩道力量全部集中起來,扯起義旗,造反了。他剛剛造反,除了幾百號人,要啥沒啥,急需發展壯大,正好就搭上了義軍西征中原這趟“順風車”,他豈能錯失這樣的機會?

李風雲把自己西征中原的計策講完之後,帳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

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

忽然,韓進洛說話了。

“將軍,我們剛剛打了一場苦戰,損失很大,不待修整便馬不停蹄西征中原,是否合適?”韓進洛遲疑了片刻,又說道,“我們剛剛打敗了段文操,官軍暫時無力反撲,正好有利於我們經略魯郡,一旦我們佔據了魯郡大部,實力便會迅速發展。雖然發展的速度並不如將軍所願,且危機重重,但勝在步子邁得穩,一步一個腳印。根基好,才能走得遠。”

韓進洛說得比較委婉,實際上就是質疑李風雲不切實際、不自量力、好高騖遠。實力決定一切,以目前義軍的實力,韜光養晦、埋頭髮展遠比鋒芒畢露、大殺四方來得實際,這也是帳內所有豪帥、將領們的疑慮。

李風雲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正如諸位所擔心的,東征一旦結束,衛府軍歸來,我們必將陷入嚴峻的生存危機,所以給我們發展時間的太短了,僅僅幾個月而已。魯郡地盤小,財富有限,不足以幫助我們迅速發展,所以我們必須走出去,馬上走出去,去尋找更多的財富。其次,東征已經開始,東萊水師馬上就要渡海遠征,這時候水師總管來護兒和副總管周法尚迫切需要齊魯地區的穩定,如果我們繼續在魯郡作戰,並且佔據魯郡大部,必將進一步惡化齊魯局勢,甚至影響到水師渡海遠征,影響到東征勝負。東征,打的是高句麗,威懾的是整個北虜,而東征的勝利不僅有助於中土北陲的穩定,也是我們整個中土的榮耀,確保東征的勝利,是我們中土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李得義正嚴詞,帳內眾人卻是目瞪口呆。還有這種理由?不過這個理由倒是說得過去,反皇帝也好,反大隋也好,反關隴人也好,這都是中土內部的事,而東征高句麗是中土對外作戰,中土人理應齊心協力一致對外。

“一旦齊魯局勢惡化,張須陀在來護兒和周法尚的重壓下,肯定要再次南下攻擊。張須陀和段文操聯手,官軍力量就太強了,我們打不過他們,只能退守蒙山,如此一來便耽誤了發展時間,可以預見,東征結束之刻,也就是義軍滅亡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