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派選民,同時麥凱恩的選戰策略有失誤,將布什的誠實與時任總統克林頓做比較的競選廣告,給選民的感覺過於負面。
據說,布什陣營還發起了一次虛假的電話民意調查以抹黑麥凱恩,鎖定南方的保守派共和黨選民為目標。麥凱恩實際上的確從孟加拉國領養了一個黑人女孩兒,布什陣營於是在電話中質問選民,如果麥凱恩與黑人婦女有混血私生女,他是否還支援麥凱恩。這種抹黑論調在布什的智囊卡爾?羅夫所著的《布什的大腦》一書裡也出現過。
在南卡被擊敗後,麥凱恩贏得了密歇根州和政治基地亞利桑那州的初選。不過,麥凱恩在弗吉尼亞州的一次演講中犯下了致命的錯誤:在演講中,麥凱恩批評了右派的福音教派名人佩特?羅伯森和傑裡?菲維爾,當時,他罵福音教派牧師菲維爾是“狹隘的特工”,這個錯誤最終使他在弗吉尼亞落敗,並在兩週後的“超級星期二”初選中連續輸掉13個州里的9個州。
麥凱恩的失敗,和他的大嘴不無關係,尤其他曾錯誤的指控布什有反天主教傾向,也是因為他錯誤的批評了右派宗教人士,麥凱恩還被批評曾經稱呼那些俘虜他的越南人為“gooks”(對亞裔人士的貶稱),最初麥凱恩堅持使用這一詞是正確的,在遭遇排山倒海般的批評後,麥凱恩才終於決定道歉。可是,一切都晚了,他的言論也激起了亞裔美國人的憤怒。麥凱恩之後雖然贏得了幾個州的初選,但最後仍輸給布什。
2004年總統選舉,參議員麥凱恩為了黨內團結,不計私怨,公開支援布什。其實,自從2001年“9?11”事件以來,麥凱恩經常讚美布什在反恐戰爭中的領導能力。據說,麥凱恩的老友兼參議院同事、200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還曾邀請麥凱恩擔任他的競選搭檔。不過,麥凱恩在選戰中一直站在布什陣營一邊。
在2006年的中期選舉後,麥凱恩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考察2008年參選總統的可能性。2007年2月28日,他宣佈角逐2008年美國總統職位。
如果麥凱恩在2008年的選舉中獲勝,他將成為美國曆史上依據就任時間計算第二年長的總統,72歲的年紀超過了1980年以68歲高齡就任總統的里根。
對於有關他年齡和健康狀況的疑慮,麥凱恩一概予以否認,宣稱他的健康狀況“非常好”。他還告訴所有人說,“我的母親95歲了,身體很好,我當然更沒問題。”
2008年美國大選初選拉開帷幕後,共和黨內一開始不被人看好的約翰?麥凱恩在贏得得克薩斯州初選之後,已經得到1191張選票,穩獲共和黨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早早鎖定黨內候選人的地位,等待民主黨對手的出爐。
身體離開越南,腦子猶在戰場
身體離開越南,腦子猶在戰場
——麥凱恩的強硬言論集粹
在2008年的選舉中,麥凱恩佔有很多優勢:他是全國知名的政治人物;曾發起許多主要的遊說案和競選資金改革法案;並且帶頭揭發了阿布拉莫夫醜聞、服役記錄(包括了曾經身為戰俘的紀錄),在2000年總統選舉中曾大出風頭;廣泛的募款管道和能力;在2004年的總統選舉裡大力協助了布什總統;對中間選民的巨大感召力。
所謂成也蕭和、敗也蕭何,以越戰英雄為政治資本贏得人氣的麥凱恩,同樣也未能跳出越戰對他思維和行為的束縛。
兩軍開戰,一方的戰鬥英雄其實就是殺死對方的罪人。越南戰爭長達12年,美軍死亡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給美國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越南遭受的損害更為慘重。北越正規軍和被認為是越共遊擊隊的人員有110萬人死亡,60萬人受傷,33萬人失蹤。南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