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了,我等也試試這個與他們爭鬥的滋味!”
“哈哈!”王安石大笑不已。“想必會很精彩。子華,王某估計這出戏幾天後就會上演,拭目以待吧。”“嗯!”韓綺堅定地點頭。
第二百八十九章上眼藥
沈歡安排天子等人的第仁行程就是遊覽海州城,讓他們看一看新城是怎麼煉成的,見識見識天下第一州的風範。
因為人太多,全部一起走的話太過惹人注目,如果百姓圍觀的話估計達不到觀察的效果。因此沈歡把眾人分成了三批次。
第一批就是官家及侍衛,由沈歡引領;第二批就是司馬光及一干隨臣。由蘇軾帶領;第三批則是王安石等變法干將,由範一農帶著。
這個分法很明顯,特別是王安石等人與官家分開,由沈歡陪同天子,當然是打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目的,與官家近距離溝通,而且又沒人在旁邊搞破壞,要做什麼就事半功倍了。
另外引領王安石等人的也只有範一農,除去沈歡,還有一個蘇軾夠資格,問題是蘇軾的性子不如範一農溫和,如果走著走著與王實石一方幹起架來,那就令人很無語了。
這個分法除了王安石等人不大滿意外,天子與司馬光都是點頭贊同。司馬光就不必說了,還一個勁地誇沈歡考慮周到,至於打什麼主意。看看旁邊的王安石一副冷眼的模樣就知道了。
至於天子趙殞,那是舉雙手雙腳贊同。好不容易能擺脫眾位大臣的跟隨,自由一點,方便一點,還不高興得要死,豈有反對的道理!
這天一大早,大家就分頭行事,一直到平午才回到住處。
可以說,行程比較圓滿。
司馬光見著了海州的繁華與成績。終於放寬了心。不再擔心沈歡等人誇大其辭犯下欺君之罪。
而且有這海州的功績在手,對於提拔沈歡上位就更有伊心了。
王安石等人倒是有點吃驚,海州井井有條的秩序令他們感到了壓力。一州之地。三四年時間即繁華直逼京城,他們雖然有所耳聞,今日親見,驚得嘴巴都可以吞下雞蛋。不過另一方面就是堅定了王安石變法的決心,在他眼裡,海州有此規模還是變法的效果。雖然說沈歡的法令與他的不大對付,然而卻也是變的結果!至於呂惠卿等人,心思就複雜得多了,一路沉默,話也不多。
另一個最滿意的就是趙殞,一路興致勃勃,看東看西,問這問那,最後直嘆不虛此行。海州功績實打實就在眼前,他也打消了對沈歡的懷疑,心想果然是能臣,三四年可以造出一個天下第一州來,如果給他更多的地方,豈不是,,
趙潁又是激動又是彷徨,勾起了沈歡昔年的好處來。
,,
七月初七。
七夕。
一大早,天子等人做客海州大學。
這次招待的主人是歐陽修,他不辭辛勞,愣是以老邁之軀帶著官家遊覽了海州大學上千畝之地。一路引見介紹。
海州大學是新奇的,執行的模式與所教的科目,都與眾不同。歐陽修說它的目的是讓更多的大宋百姓能學有所長,就算考不上科舉。也能有一技之長,不至於窮困潦倒。
這話正中天子的心思。
大宋朝的一大弊端就是冗官。或者說,科舉取士太多。雖然說自治平二年開始,科舉固定是三年一考。然而每科取士三百多,幾十年下來。就是幾萬人。
老趙家為了收買天下讀書人的人心,一旦考取,即領俸祿。官員職位是有定數的,然而僧多粥少,大宋朝依然著一大幫子什麼事都不幹的進士領著朝廷發的錢財!冗官造成的覓費是壓在天子心頭的一大石頭,撇都撇不開。他也沒有魄力說那些沒有官職的人不再領錢,否則施行了上百年的制度就會崩潰,隨之而來的肯定是